摘要:阳气是人自身最好的治病良药。
在《黄帝内经》中早就有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因此,补充阳气是养生治病的根本,补充阳气还能让人长寿。
阳气虚,就会百病滋生,阳气旺,则百病不生。所以说,阳气才是人自身最好的治病良药。
多数人也许会疑惑,到了夏季,不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刻吗?为什么还要强调初夏补阳呢?
“春夏养阳”,就是在炎热的夏季,也要保护好体内的阳气。
夏季的酷暑湿热,能耗气伤阴,造成阴不敛阳,同时长期的湿热阴邪,也容易伤及脾阳。加上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熬夜、过度待在冷气房吹空调、贪凉露天过夜等行为,都会损耗人体内的阳气,造成疾病入侵。
所以,现代的人十有八九都是阳虚,到了夏季,“补阳”尤为重要!
初夏养生,先防热署
常言道,如果夏天不做好身体调养,到了秋冬季节就会隐藏了一身病的爆发,所以会有“冬病夏治”一说。
到了夏天,炎热暑湿是常态,因此如何防热防暑成了夏季养生第一要素。
① 及时补充水分
夏季燥热,流汗也比较多,人体水分就很容易流失掉,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口渴就已经说明人体的水量已经严重失衡了。
② 夏季养生要重视养心
夏季属火,通于心,夏季心火易旺盛,酷热也容易扰心;汗水是心液,汗水流失多容易伤心脏,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怡情养心:调节好情绪,通过各种养神安神的方式来静下心来,降下心火,心静自然凉;
饮食养心:夏季要适当的多吃凉润养心的食物,新鲜瓜果蔬菜等,但要少吃油腻,切忌贪凉饮品,要生津止渴。
③ 适当发汗去心火
当体内的汗水流失过多时,会伤心脏,但不出汗也会伤身体。初夏到了,气温高热,特别是南方,很多人喜欢待在空调房里,但在空调房,身体不易排汗,心火积多了就会成变成火邪之气;
排汗也是帮助人体排出体内代谢垃圾,所以,要做适当的运动,用发汗来去心火。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做一些按摩保健,比如按摩保健,对劳宫、间使、后溪等穴位做一些按摩,可以有预防和缓解心脏病的效果,长期坚持也能起到很好的养心护心作用。
初夏养生,禁忌和补阳
夏季养生,重在补阳气,但在炎炎烈日下,身体阳气活动更旺盛,阴津则会随着汗液排泄出,加上夏季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就会伤害到阳气。
首先我们要了解,夏季养生,需要哪些注意的地方和禁忌:
忌熬夜
夏季养生主要的还是需“静养”,不可熬夜贪睡,作息时间不规律,精神也不会好,夏季昼长夜短,可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静养心神。
忌直面吹空调
当身体部位直接对着空调吹,就可能会造成身体部位的软组织发生病变,引起肌肉或者皮下组织的一些慢性炎症,引起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结果。因此,夏季室内空调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5摄氏度,也不要让身体部位直接对着空调。
忌贪凉喜冷
夏天高温酷热,很多人就开始无节制的给自己身体降温,比如大中午的冲冷水澡,饮用冰块冰沙食品等,这些做法都是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导致日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忌浮躁
夏天气候闷热,也容易引起身体各种不良情绪产生,造成心情烦躁心神不宁等,所以夏季养生,一定要忌浮躁。
忌油腻
夏季多数人都是烧烤配啤酒标配,也因为温度高不想做饭,都会买回熟食之类的少加工食物,但这些大多数属于高油腻食品,只能填饱肚子,却不利于养生。
夏天保健,饮食最好以清淡为准,重在“养心”,可多喝奶制品、豆制品、小枣、莲子、百合等,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这些食物都能用来增强人体纤维素及维生素的供给,提高人体免疫力,到达强健体质的效果。
特别是老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另外在膳食中,我们最需要合理膳食调养,最好以低脂、低盐,多维持清淡为主。
夏季补阳气,就要做对这些事。
吃生姜
在民间有谚语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其实就是生姜辛辣,入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嗝、化痰止咳、祛寒、补气、平喘等作用。
夏天多吃生姜,有排汗降温、防治肠胃炎、祛风散寒等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是,生姜的热性,能补充人体的阳气,可以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
保持午睡
午睡,故名思议就是午时睡觉,中医上说,午时是心经当令,午时和子时都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更要利用好这种转换点,所以,午睡是最好的选择。
午休又是让人保持清醒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午睡时间,放松身心和大脑,下午的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除了这些效果外,还能补充阳气,降低血压。
多拍手
手被称为阳气的大本营,而拍手就可以使阳气受到震动。同时疏通经络,促进五脏六腑的阳气通畅运行。
勤泡脚
手脚冰凉、怕冷的人一般是阳气不足,会出现腹泻,消化不良,常常精神萎靡不振,舌体淡红,舌苔薄白,脉象沉细等症状。中医上认为,泡脚能通经络排毒素,也能起到养阳气补脏腑的功效,一年四季用热水泡脚对人体都有好处的。
写在最后:
夏季万物生,阳气最易受损之际,因此,夏季养生守阳固本才是身体健康长寿的保障。调节好精神,修心养性,加上适当的运动,配合清淡健康饮食,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