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看台葛亮瓦猫节选 [复制链接]

1#

内文摘录而吸引我的,是这房子的坡顶上,有一尊雕塑。这是周边其他房子上所没有的。它黑乎乎的,像是某种图腾。在我有限的关于藏传神佛像的知识储备里,似乎了无印象。它更像是一只动物,确切地说,是一头老虎。它虽体量不大,但有双怒睛,突兀地张着大嘴,面目可称得上狰狞。这时,一股山风吹过来,吹进了我的领口,让人一个激灵。我回过头,问卓玛这是什么。但卓玛脸上有迷惑的神色,愣愣的。这时她回过神来,说,瓦猫。瓦猫□葛亮大阔嘴,旗杆尾。钟馗脸,棉花肠。大肚能容乾坤会,梁上驱邪吓退鬼。——滇区童谣

说起来,那次去云南,完全是为了卡瓦格博。可是到了香格里拉时,我因为高反,引发了急性肠胃炎,已经不能动弹了。这对我的确是一次意外。因为仅在一个月前,我从利马直飞印加古城库斯科,一路辗转上了马丘比丘。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地方,身体并没有任何反应,甚至未服用类似红景天的高反药物。可这次云南的行程,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却事与愿违。但我还是坚持随队上了德钦。到达驻地,便开始发高烧。大约折腾到了半夜,人才睡了过去。第二天醒来,已是接近中午时候。照顾我的是当地的藏民德吉大婶。她会的汉话不多,但表达却很恳切,因此足以交流。我喝了一碗她为我熬制的鸡汤,据说里面放了当地的藏药草,对缓解高反有神效。这滚热的鸡汤,喝下去,立时感到好了很多。有人敲门进来,是拉茸卓玛。她是我们队里的人类学家雷行教授的研究生,也是当地的土著。卓玛看见我的样子,似乎很高兴,一边说,昨天看您脸色煞白的,吓死我。今天就这样好了,是有卡瓦格博保佑呢。然后她便热情地用藏话和德吉大婶交谈。我才知道,大婶是她的“阿尼拉”,也就是姑妈。没待我问起,她便告诉我,同伴们都去了附近的白马雪山垭口。回程的观景台,据说是看卡瓦格博最好的地方。我在心里叹口气,觉得这一场病病得十分煞风景。卓玛大概看出了我的失望,说,毛老师,我陪你到村里走走吧,远远地看雪山也很美。卓玛没有说错。在这个村落的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到卡瓦格博。她站在一块高岩上,高兴地指给我说,我们的运气不错呢。是的,大约是季节将将好,并没有搅扰视线的云雾,“太子十三峰”看得十分清晰。峰峰蜿蜒相连,冰舌逶迤而下,主峰便是卡瓦格博。我远远望去,不禁也屏住了呼吸。雪峰连接处,冰舌逶迤而下,是终年覆盖的积雪与冰川。这样盛大而纯粹的白,在近乎透明的蓝色的穹顶之下,有着不言而喻的神圣庄严。我静静看了一会儿,说,这村叫“雾浓顶”,今天倒是给足了面子,一丝雾没有。卓玛便笑了,说,老师,您这是作家的说法。我们这“雾浓顶”,其实是藏语的音译。“雾”是菩萨的意思,“浓”是下去了,“顶”和“邸”一样是高地,合起来就是菩萨下去的地方。我问,菩萨下去了哪里呢?卓玛遥遥一指,说,村里老辈人说,那边有个水塘,现在已经干了。菩萨被一个女人惊动了,从那里下去,飞去峡谷对面的飞来寺了。这村落里错落着民居,都分布在山坡上。卓玛说,整个雾浓顶,也不过二十多户人,从她记事时就是这样。白色房屋掩映在层叠的青稞地里。冬天的田地,是土*色的,远望广袤无边。大约因为刚收获过,近观不很丰盛。有些野雉在地里啄食,并不怕人,看到我们过来,也没有退避的意思,反而好奇地昂起头,看着我们。看够了,晶亮的眼睛一轮,便又低下头,在地里刨生计去了。在一处空旷的田野里,我看到了一尊精美的四面佛像,晾在天棚下面。说是精美,是因形容笔绘端穆。但身体还有镶卯拼合的痕迹,应该还没来得及塑上金身。我正看的时候,卓玛接到了电话,她说,老师,我姑爹请我们去他家里坐一坐呢。我便随着她,走到一幢半坡上的房子前,门口蹲着一只黑狗懒懒地晒太阳。看到我们,立即站了起来,大声地吠叫。卓玛对它说了句什么,它便又顺从地趴了下去。我们就看见德吉大婶迎了出来,手里还端着一只竹匾,里面金灿灿的,是新收的玉米。这房子如同村里多数的民居,白墙灰瓦,有个坡屋顶,大约用来晾晒,各色粮食在阳光底下纷呈,煞是好看。相对先前所见,干打垒的外墙算是朴素的,并无浓烈修饰,只开了几扇*绿的藏式方窗。屋子边上就有白塔和焚松枝的香炉,院外整整齐齐码着木柴,是为过冬备的。德吉大婶领我们走进门,是个过厅,穿过去豁然开朗,是挺宽敞的客厅。靠窗一长排藏式长椅和茶几。午后浅浅的阳光,恰照射进来,落在墙壁上。挂着斑斓的壁毯,是藏传佛教的故事绣像。迎面则是木雕佛龛、壁柜。房间正中的炉里生着熊熊的火,坐在炉上的水壶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一个面色黎红的老人,看着我们,高兴地道一声“扎西德勒”,便站起身来。我也双手合十与他还礼。之后便充分领略到了藏人的好客。这位朗嘎大叔,似乎将家里好吃的东西都拿了出来,甚至包括刚熏制好的藏香猪肉干。当然少不了的是酥油糌粑。卓玛大约看出我一瞬的犹豫,便和她姑爹说了句藏话。然后对我说,老师,您肠胃还没恢复,这个难消化,不用勉强。朗嘎大叔哈哈大笑,道,你们城里人……然后他也放下碗,脸上是一言难尽的宽容表情。为了不让他失望,我立时模仿他,将奶茶倒了小半碗,依次倒进了酥油、炒面、曲拉、糖,用手指拌匀,捏成了小团。味道竟是出乎意料地好,有一种馥郁的芳香与酸脆。又学他灌下了一杯青稞酒,热辣辣的。朗嘎大叔格外地喜悦,眯起眼睛,对我竖起大拇指。他的话也多起来,原来竟能讲很不错的汉话。他说,我能来他很高兴,可以和他说说话。村里农闲,整个雾浓顶已经没什么人了,都去转山了。我便问,您为什么没有去呢?他眼里的光便有些黯淡,告诉我说,他的风湿病犯了,走路都很困难,最近越来越严重。他又叹一口气,说,一定是年轻时猎杀了太多的动物,这是卡瓦格博的报应。看他低头不语的样子,卓玛便用藏语和他说了什么。大约是在劝说,他便渐渐神色缓和,又和我们谈笑风生。我们临走时,他拿出了弦子,引吭为我们唱了一首德钦本地的民歌。因卓玛的翻译,我依稀记得其中的一句歌词:“我是雪山上的雄狮,没有了洁白的雪山和冰川,雄狮怎能存活?”大叔拄着拐把我们送出来。走出了好一段,我们回过头,看他还站在高坡上目送,卓玛叹息一声,说,其实姑爹这样的康巴汉子,不能去转山,是很折磨的事情。我想想说,老人年纪确实也大了,在外面万一有个闪失……还是在家里放心。卓玛摇摇头道,我们藏人对生老病死,都看得很开。能在转山路上死,在卡瓦格博脚下死,是很幸福的。姑爹苦的是,身体上不了路。我们在回程途中,看见一座小房子,孤零零地坐落在路边。与雾浓顶普遍两三层的屋宇相对,它显得尤为低矮。只开了两扇窗,也没有装饰。倒是屋后有一座很大的白塔,耸立着。比起房屋,白塔更为洁净,像是有人着意打理。上面飘着经幡,在太阳底下若隐若现地闪着晶莹的光。而吸引我的,是这房子的坡顶上,有一尊雕塑。这是周边其他房子上所没有的。它黑乎乎的,像是某种图腾。在我有限的关于藏传神佛像的知识储备里,似乎了无印象。它更像是一只动物,确切地说,是一头老虎。它虽体量不大,但有双怒睛,突兀地张着大嘴,面目可称得上狰狞。这时,一股山风吹过来,吹进了我的领口,让人一个激灵。我回过头,问卓玛这是什么。但卓玛脸上有迷惑的神色,愣愣的。这时她回过神来,说,瓦猫。瓦猫?是种……神兽?我问。她说,是,但不是我们藏族的。这些年我跟着教授,在大理、玉溪、曲靖考察时都见到过。在呈贡马金堡也有,叫“石猫猫”。但这一只,应该是昆明龙泉的形制。我说,你不讲的话,我还以为是老虎。猫兼虎形。她点点头,说虎也不错,“降吉虎”驱邪嘛。它是云南汉族、彝族和白族的镇宅兽,自然是模样恶一些。多半是在屋顶和门头瓦脊上。这大嘴是用来吃鬼的。大门对着人家屋角房脊,一张嘴吃掉。要是向着田野,有游魂野鬼,也要安一只镇一镇。我说,这样说来,还真是只霸道神兽。她说,可是……究竟不是我们藏族的东西,我不记得以前有。这房子,是村里五保户仁钦奶奶的。可能是听到了我们的声音,门这时打开了,有人探出了头。是个很老的老太太,身着一件很厚的氆氇藏袍。她佝偻着身体,抬起头看着我们,说了句什么。我看到她一只眼睛里有白色的翳障,应该是看不太清楚。另一只眼睛,却有些警惕的鹰隼般的目光。卓玛走近了,和她亲切地交谈。她这才点点头,看着我,眼光柔和了,竟然绽开了笑容。黑*的脸上,沟壑般纵横的皱纹也因此舒展开来。她掀起衣襟,擦一擦眼睛,似乎想要仔细再看看我。卓玛走过去扶着她,说,我跟她介绍说,您是城里来的教授。奶奶可喜欢读书人呢。她于是指着屋顶上的瓦猫,跟仁钦奶奶说了一会儿。奶奶沉吟一下,点点头,对卓玛说了句什么。卓玛就笑着对我说,奶奶问,您是从哪里来的?我想起此次云南之行的起点,不假思索答道,昆明。这一回,奶奶好像忽然听懂了。她走近我,仰起脸,望着瓦猫的方向,开始用极快的语速说话。我自然是听不懂,看我茫然,她改成用手比画。因为她过于急切与激动,卓玛已经来不及翻译。奶奶一跺脚,直接捉住我的手,就将我往她屋子里拉。我们走进去,屋子里的光线,十分昏暗。漾着一股气味,是酥油混合着年迈的老人特有的气息。墙上是一幅班禅喇嘛的画像。佛像前摆着三枚铜碗,里头盛放的是给佛的供奉。奶奶跪坐在火炉后的壁柜前,一只只打开来翻找,同时嘴巴里嘟嘟囔囔的。良久,终于有了发现。她小心翼翼地将手伸进去,拿出了一样东西。是一个牛皮纸的信封。她站起身,将这只信封塞到我手里。信封上印着“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馆”的字样,一角已经磨损了。借着微弱的光,看到上面用钢笔写着一个昆明的地址,字体很工整,但有洇湿的痕迹。没待我细看,她又开始很快地说话,间或我只能听见她在重复“昆明”二字,然后用热切的目光看着我。卓玛说,老师,奶奶拜托你把这个信封,亲手交给地址上的人。卓玛想想,跟奶奶说了几句话,想将信封从我手上接过来。奶奶似乎生气了,使劲拨开了她的手,执意将那封信放在我手里,让我牢牢地攥住。我将手也放在她的手背上说,奶奶,您放心。她便又绽开了笑容,如同初见我时。而后想起了什么,打开炉子。我知道,这是要打酥油茶,要做糌粑招待我们。我们离开的时候,仁钦奶奶手里执着一串佛珠,踉跄地跟了几步,嘴里依然喃喃念着什么。卓玛说,奶奶在给我们祈福呢。我连忙对她双手合十。奶奶的面目忽然严肃了,指指我手中的信封。待我们终于走远了,卓玛像有些抱歉似的说,其实我刚刚和奶奶讲,您是远道来的香港客人。可能没时间去帮她送信,不如交给我邮寄。可是她怎么都不听我,老师,给您添麻烦了。我说,没事。我返程还要在昆明待个几天,再回去。难得奶奶相信我这个陌生人,定不辱使命。第二天,我们驱车去了明永村。招待我们的是雷行教授的一位旧识,村长大丹巴。大丹巴头发花白,也是个老人,但却是十分强干的样子。穿着一件迷彩服,脚蹬解放鞋。步下生风,说起话来,也是掷地有声。看他挺直的身板儿,问起来果然有过参*的经历。“明永”,在藏话里是“神山卡瓦格博护心镜”的意思,近年因为附近的冰川观光而声名大噪。这个五十多户居民的小村落,深居山坳。过去交通十分不便,游客从布村过澜沧江大桥后,得跟随马帮步行翻山才能到达,路途艰辛。当地的旅游事业,自然不成气候。后来因为德钦到明永的简易公路修通,游客蜂拥而至。村民靠为旅游者牵马和门票分成,赚了不少钱。我们等村长时,看见村口的白塔旁,一些村民三三两两或站或坐,男的在抽烟,女的手里没有闲着,在做些针织的活儿。他们眼睛不时望着大路,身后的几匹马,也懒懒地吃着草料。自从公路通了,每天都会有几批观光客。村民们便轮番牵马送上冰川去。这时候,就看见一辆摩托疾驰而来,村民们一拥而起,七嘴八舌。牵马的牵马,鞴鞍的鞴鞍,更多的是召唤彼此。没过多久,就看一辆中巴车进入视线,停在了白塔边上。十多个游客陆续下了车。这边厢,村民们便迎上去。女人们和游客讨价还价,未几便谈好了。男人们便服务客人上马。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看出来已经相当熟练。大丹巴见有新客,便问我们要不要上冰川一游,他来安排。雷教授便说,今天时间紧,就不来凑你这个热闹了。还是跟你去家里,我做新纪录片,要补几个镜头。我们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半大的小子,跟在马后头,和身边的伙伴起了争执。伙伴嬉皮笑脸,他倒有些气急。听他们说话间,不断提到“甲炮”这个词。我便悄悄问大丹巴,是什么意思。村长哈哈一笑,说,怕是刚才分马的时候,觉得自己吃了亏。这个词啊,得分开念。“甲”在藏语里头,是指外乡人。这“炮”是胖的意思。我抬起头来看,果然坐在马上的,是个体态丰满的先生。他自己左顾右盼,是怡然之态。身下的马,蹄子深深陷进泥里,大约有些吃力。他们现在可精,就怕分到胖子。客一来,赶紧就要抢小孩和小个子女人。这时候,摄影师打开机器拍马队。一只野虫飞舞着,落在镜头上。摄影师驱赶虫子,有些手忙脚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先前那个半大小子,干脆将头伸到了镜头前,脸上是好奇之色。村长便呵斥他,洛桑,人家在拍电视,捣乱想要挨揍!他用的汉话,倒像是当着外人面训孩子的家长。这孩子便嬉笑地躲开了。雷教授便说,这来看冰川的人,比我上次来,又多了好多。大丹巴叹口气道,越来越难管。抢客不行,抽签也不行,都怕吃了亏。卓玛道,这条路是当年跟“斯农”抢来的,也难怪他们。村长说,一九九八年通路,这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家家做牵马生意。地不耕、羊不放。雷教授说,做旅游还是有风险,望天打卦。我老家在粤北,也是自然村,跟风搞古镇游。一个“非典”、一个金融风暴,就伤筋动骨了。现在老老实实回去种地。村长连连点头,说,这我可说得不算。你回头见我家小子说说他,这一窝蜂都是他带起来的。现今村里,连好好的松茸都没人去采了。沉默了一下,他又说,教授,我其实一直没想通。你说那场山难,是卡瓦格博降下的“扎吾”,却让明永出了名。十七条命没了,来的人却越来越多,这算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进村的路上,有一条贯穿全村的水沟。一路都是潺潺的流水。这水沟引来山泉的工程,是大丹巴很引以为豪的事,因是在他任期内完成的。他说以往的明永人喝水靠的是混浊的冰川,许多人得了大脖子病。这沿水而建的明永当地的民居,的确比雾浓顶的村舍,又排场了许多,可以看出富裕的气象。有的除了保留了藏窗的样式,建筑风格已经极为现代。甚至一所楼房,除了传统的藏画,外墙上竟绘制了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这楼房的对面,有一棵巨大的柿子树。上面还结着未及掉落的秋柿子。大约经历了风霜,这些柿子都并不很饱满了。我方注意到,树下靠坡一侧,有块巨大的山石,上头生了青苔,布满了经年的藤蔓。再仔细一看,原来上面大隶镌着字,“勇士,在此长眠,年10月”,底下有同样的格式,刻着日文。这是一座石碑。在这石碑的顶端,有一尊塑像。虽在藤蔓遮盖下,我还是看清楚了。一只动物,似猫非虎。是的,这是一只瓦猫。我立即拿出手机,打开了图片簿。定睛望去,不禁深吸了一口气。大丹巴见我呆呆望着,便说,这座碑,是在最后一个日本队员的遗体找到时,才立起来。我回身看他,说,这只瓦猫,我见过。我将手机给他看。是的。黑色,怒睛巨口,与在仁钦奶奶家屋顶上的,一模一样。大丹巴撩开藤蔓,仔细地辨认。半晌,才喃喃道,我想起来了,他去过雾浓顶。对,他临出发去转山前,说过,要去那里找个人。我问,他是谁?村长说,做这只瓦猫的人。仁钦奶奶和你说了什么没有?我说,奶奶交给我一个信封,让我带到昆明,交给地址上的人。大丹巴沉吟一下,慢慢说,那要保管好,亲自交给他啊。

三天后,我回到了昆明。本地的朋友晓桁,当晚请我在石屏会馆吃饭。对我说这是个有来历的地方,很适合请我。我说,哈哈,不讲来历,能有个地方祭五脏庙,就心满意足。其实我对这里,连一知半解也谈不上。大约只知道门口题字是状元袁嘉谷的手笔,加之是个吃菌子的好去处。会馆邻近翠湖路,结庐在人境,果然算是个闹市里的桃花源。觥筹之下,宾主尽欢。我忽然想起了,就把信封上的地址给他看。晓桁看一眼说,龙泉镇?那地方可都快拆完了,哪里还找得到。这人怕是很难寻了。我说,那我也得去看看。他说,这一片都划到北市里去了。你看这地址,还写的官渡区,如今早归盘龙区管了。听说开发了几年,都没个动静。主要是业权复杂,有些名人故居什么的,都混在城中村里。一涉及文保,动辄得咎。我说,这石屏会馆也是文保,不是处理得妥妥当当的。他摇摇头,说,你啊,还是读书人的思维,哪那么容易。这样吧,明天我开车送你过去。咱们碰碰运气吧。第二天下午,我们上了北京路。这条街道堂皇得很,是昆明的主干道。大约二十多分钟,便到了龙泉镇。但我看去,不见什么村镇的景状,只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工地。推土机、货车穿行其间,沙尘滚滚。晓桁停了车,倒是熟门熟路,穿过了工地,一路向前走。我跟着他,渐渐豁然开朗。这满目喧嚣后头,竟然是个集市。在沙尘中,各类摊档井然有序地摆成了两列。晓桁转过头,对我说,没想到,拆成了一片,这“乡街子”竟然还摆着。他见我茫然,笑道,说起来,我在这里算是个土著,小时候就跟我爷爷住在麦地村。每周三,龙头街上摆集市,叫“乡街子”。不过,几年前我爷爷去世,就很少来了。这集市的热闹,大大超乎我的想象。大约以手工制品为主,竹编笸箩、各色织物、整爿的水磨。看起来,满眼是附近的乡民,衣着都是浓彩重绿。一个穿着白族服装的大爷,大约在卖整捆的晒得明*的烟叶。他半坐着,手里有一支长长的水烟筒,支在地上,是个怡然的姿势,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见我驻足,很殷勤地招呼我试一口。他的背后,就是兴建中的司家营地铁站。打桩声不绝于耳,他倒是听不见似的,仿佛将这声音完全屏蔽了。我说,还真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晓桁远远地喊我,声音很兴奋。看他站在一个凉棚底下,三四把小桌板凳横七竖八地摆在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上。极其浓郁的羊肉味传过来。原来是个羊肉米线档。我们坐下来,看大铁锅正冒着煞白的热气。老板给我们盛了两碗出来,晓桁用本地话和他说了句什么。老板掂起大勺,又往我碗里加了一大块羊肉。他对我说,快趁热吃,鲜掉眉毛。自己埋下头,呼啦啦喝了一大口汤。我学他的样子,汤味还真是浓酽得很。晓桁说,这个羊肉摊,打我记事,一有集市就摆在这里,几十年过去,雷打不动。倒是稀豆粉油条、牛扒烀、油炸洋芋,如今都看不到了。我说,那这集市也老得很了?那可不,打有昆明城,这集就有了,他说,老辈儿说昆明有龙盘,龙头就在这儿。明末建了驿道,就是这条龙头街。有这条街,就有了云南的马帮集散、歇脚。这镇子也就热闹起来。关键是,南来北往的消息,也从这儿走呢。他叫我将那牛皮纸信封拿出来,拿去给老板看。老板看一看,说,司家营早就扒得底儿都不剩了。那人还找得到吗?老板说,要去瓦窑村碰碰运气,这姓荣的,多半是开窑的。如今镇上的龙窑,十有九废。年前迁走了一批,差点动上了刀子。说不好,真的说不好。旁边的老者看一眼,道,荣瘫婆家,造瓦猫的?镇上现今唯一一个做瓦猫的,就是他们家。听说他们家二小子,给人做白事。神龙见首不见尾,得去碰碰运气。他又眨眨眼,说,要说难,可也不难,守着那几座“一颗印”。你敢过去动动土,他们可不就立时出来了。走在路上,忽然下起了雨。我们紧走几步,躲到了一处屋檐下避雨。这好像是个寺庙,因为门口的白墙上,写着“南无阿弥陀佛”。门两侧各画了哼哈二将。只是其中一侧已经脱落了颜色,漫漶着曲折的污秽水迹,但我仍然可以辨认出那笔触的精致与细腻。门头立有一红匾,书“兴国禅林,康熙丙申仲春之吉”。门是紧闭着的,看不到里面的状况。我才注意到建筑的外侧,不起眼的地方,镶嵌了石碑,上面刻着“昆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国庵,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与此同时,我发现了这幢建筑的孤立。因为雨越下越大,四周的工地已暂时停止了劳作。大颗的雨点击打在地上,竟然激起了一片烟尘。雨倾盆而下,将这些烟尘压制,洗刷。视野慢慢澄净了。没有建设中的喧嚣的干扰,原来我们已处在了一片空旷的中心。除了远处的摩天大楼造就的天际线,和散落的零星的推土机,四周是没有遮碍的。我们置身的这座庵庙,像是这荒凉原野中的孤岛。这场景未免有些魔幻。我的头脑中忽然一闪,想起了宫崎骏的经典之作《哈尔的移动城堡》。当雨停了,我们踩着泥泞走出去。当我回身望去,不禁有些瞠目。我在这座古庙的墙头上,看到了一只动物,那是一只瓦猫。它虽不大,在这败落坍圮的围墙上,雄赳赳地坐立着,在雨水的冲刷下黑得发亮。我赶忙拿出了手机,打开图片,确定这只瓦猫的模样,和我在德钦看到的一模一样。我们辗转找到了龙泉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这是个模样恭谨、戴着眼镜的中年人,脸色是肾亏的灰*。他面前是一个巨大的玻璃水杯,里面泡着枸杞与胖大海。他瓮声瓮气地问我们找谁。晓桁大约报了某个领导的名号,他立刻变得十分热情。我们说明了来意,并将地址给他看。他确定半年前已经拆除。我问他是否认识地址上的人,他说,荣瑞红……这就难找了。这里几条村都姓荣。我就将刚才拍的照片给他看,我说,我想找做这只瓦猫的人。他看了立即说,嗨,猫婆家的哑巴仔。见我茫然,他打开了水杯,咕嘟地喝了一大口。我看见他吞咽的动作,那口水顺着他喉结的起伏,顺利地流动下去。让我也如释重负。他说,别看这个镇不大,却有十多处文保。多是西南联大时期的。我问,西南联大?他说,对,别的地方拆迁,最怕钉子户。这是最让我们头疼的。这里从九十年代开始说搞开发,因为这些文保,拉锯了二十多年。去年算出台了方案,整体搬迁。我带你们去转转,就晓得怎么回事了。我得承认,接下来的这个*昏,完全颠覆了我对这个小镇的印象。马主任带我们在泥泞中穿行,驾轻就熟。他时而回头让我们看路注意安全,时而碎声抱怨,他说着话,因为周遭暂时的安静,在这天地的空旷间,莫名有了回声。准确地说,是在他的引领下,我们在这古镇的村落间穿行。尽管它们现今的面目,已是大同小异。不见荒烟蔓草,雨后空气中荡漾着浓郁的土腥,击打着我们的鼻腔。在任何一个角度,都是无垠的*色,将所有的旧掩盖在了下面,伸展向了远处雾霭中新的昆明城的轮廓。然而,如同此前所见的兴国庵,我们看到了一些矮小颓败的建筑,间或其间,像是一些岛屿。我需要纠正方才孤岛的说法,因为它们以奇异的方式,呼应,彼此连接、伸延,形成了一张出人意表的网络,有如瀚海中的群岛。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镶嵌着式样雷同的蒙尘名牌。上面分别写着,“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旧址、“北平研究院历史研究所”遗址、“中央地质调查所”旧址、“北大文科研究所和史语所”旧址、“冯友兰故居”“陈寅恪故居”……我们在一处土木结构的小院前站住,门牌是龙泉镇司家营61号。大约因为它难得的完整,让我们驻足。马主任说,这是“清华文科研究所”。当年是闻一多租了下来。你看他的眼光多么好。“三间两耳倒八尺”,典型的“一颗印”房子。他自己住在南厢房,北厢住着朱自清和浦江清。并不意外地,我又看到了檐头的瓦猫。是的,所有的,我们经过的这些老房子,都有一只瓦猫,或在墙头,或在檐角。太过颓败的,则在门口端正地立着。它们一式一样。面目狰狞,勇武,似小型的虎。而宽阔的眼皮,又有一丝惫懒,仿佛是小憩后的猛醒。马主任说,猫婆家的瓦猫,在那里,谁都不敢打这些房子的主意。也蹊跷得很。之前中标的地产公司,让人移走了这些瓦猫。经了一夜,第二天,新的就回到了原处。村里的龙窑,早就扒掉了。谁也不知道是在哪里烧的。说来也怪,那个公司的老总,当月就被双规了;女儿在国外读书,出了车祸。以后就没人敢再动。我说,这个猫婆,住在哪里?马主任摇摇头,她们家不属于回迁户。拆迁时,也没和*府谈过条件,就签了字。家里也就她和孙子两个,谁也不知道他们现在住在哪里。我说,我听说,她孙子帮人做白事。马主任仿佛想起了什么,说,对对,这小子也挺邪的。嘴巴不会说话,倒哭得一口好丧。说起来,现在村里的老人十之八九,说没就没了。也是人心不古,外头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没个孝子贤孙摔盆打幡不像话,就让哑巴仔顶上,他那一哭起来,地动山摇的,让丧家还真是有排场。我说,见怪不怪。现今的白事,礼仪公司都包这项的。马主任摇摇头说,他哭不收钱,只求人买他扎的纸人纸马。倒是也不贵。扎得好,到底瓦猫手艺的底子在那里,人是灵巧的。你这么说,我倒想起来,明天下午棕皮村的郭大爷设灵。你们二位,要不怕忌讳,兴许能在那碰上哑巴仔。后来,我和晓桁交流过。都觉得,荣之武的模样,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其实,对于去参加陌生人的丧礼,我心里有些障碍。但是晓桁告诉我,他们龙泉的人,丧事是当喜事来办的。尤其是对年纪大的人,丧事的排场与敞亮,是生者的面子。他向我描述两年前他祖父丧礼的场景,讲各种规矩与程序,脸上并没有哀戚之色,甚而有些眉飞色舞。听他说完,我渐渐明白,或许对于已经都市化的昆明人而言,乡下长辈的丧事,成了他们长期压抑的矜持之下释放情绪的出口。所以各家各户,会赛着大鸣大放,形成了某种新时代的风气。在这样的心理建设之下,当我来到了郭大爷的丧礼现场,仍然有些惊心触目。实在说,这么个陌生的地方,并未让我们好找。因为刚到棕皮村村口,便传来响亮的《月亮之上》的歌声。这支“凤凰传奇”的名作,实在熟悉不过,毕竟是每个小区广场舞的神曲。我很快注意到,之所以有铺天盖地、绕梁三日的幻象,是因为丧家从村口到每个路口都架设了扩音喇叭。这乐曲便类似于无所不在的引路人,实在也是很聪明的做法。因此,没费什么力气,我们就找到了丧礼的现场。这应该是一个废弃的小学校的操场。两边的篮球架上,挂着巨大的挽联。而灵棚也正是因地制宜,有一根钢索在篮球架之间牵引而搭建。我们到的时候,正有几个身着民族服装的年轻汉子和女孩,和着这支流行曲的音乐在载歌载舞。晓桁说,这是白族的服装,大概是呼应了老爷子的原籍。他们的舞蹈并不算曼妙,但十分投入。民族服装并没有拘束他们,舞姿中有一种挥洒荷尔蒙的力量感,粗犷而磅礴。在挤挤挨挨的绚烂花圈的背景中,洋溢着怪异的欢腾的气氛。我相信了晓桁的话,是我多虑了,的确体会不到任何的哀戚。两个同样穿得花枝招展的小孩,将一些用五色的毛线扎好的点心,分发到来者的手中。他们脸上的喜悦与祥和,也让我产生了婚礼花童的错觉。这时候,音乐忽然换了,换成了《小苹果》。在缺乏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台上舞蹈的女孩,忽然齐刷刷地撕开了她们的民族服装,将头饰也豪迈地掷到地上。是的,我没有看错,她们摇身一变,成了一群比基尼女郎。尽管环肥燕瘦,但的确是穿着整齐的、荧光的比基尼。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她们在乐曲中抬腿、扭腰,向台下抛着香吻。我感到了一阵晕眩。待这一切都平静下来时,比基尼女郎从两侧分开,出现了一袭黑衣的男人。他是丧礼的司仪。他的出现,让我觉得仪式终于进入了正轨。他站定,很潇洒地扬了一下手。音乐便又响起来,是《二泉映月》。而他的脸色,便从泰然切换到了职业性的悲凉。他手中举着一张纸,口中抑扬顿挫,我相信是在念悼词,用一种我完全听不懂的方言。但是时而低回,时而澎湃,即使不知内容,因为节奏的恰到好处,也足以共情。我感叹这终于是个像样的丧礼。他又一抬手,有一种很钝利乡野的乐器的声音响起,那应该是本地吹鼓队的唢呐。唢呐声中,一些穿着重孝的人,簇拥着从人群中出来,然后一步一跪地爬向了灵堂。他们号哭着,女人们在哭声中,发出了吟唱的歌诀一样的声调。站在最前面的,看身形是个壮实的男人,他忽然扑通一声跪下。当他开口时,让我心下一惊。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哭声,不像是人发出的,初听像是牛哞一样。浑厚,壮烈,中气十足。他哭得越来越响,像是在胸腔中的共鸣不断集聚、放大、交响。这声音渐渐盖过了所有的声响,吹鼓的乐声,以及其他人的哭声,让这些声音都显得卑微与琐碎。虽然不着一词,这哭声中的悲意,却随着些微的递进式的节奏而益加浓重,如*钟大吕,以一种肃穆而深沉的方式,将所有在场者挟裹。我不禁有些发呆,不知不觉间,情绪像在迟缓地坠落进了一个无底的黑洞。当摔盆的仪式结束后,这哭声才渐渐平息。我看到他回过头来。这是一张无表情的脸。但是净白、丰满、端穆,五官有一种奇特的雍容与出尘。这张气质古典的脸庞,让所有的喧嚣退后为了背景,仿佛丧礼成了他一个人的戏台。我看他慢慢地站起来,穿过了人群。他走到了刚才的司仪身旁,旁边的壮大男人将一个信封递到他手中,拍了拍他的肩膀,又让了一根烟给他。他推开了,没有说话,开始打起了手势。手势的匆促,让他的模样没有方才从容。他的表情渐渐显得有些执拗。男人,应该是丧礼的主家,摇一摇头,脸上是某种宽容的笑。他似乎有些着急,一转身挤出了人群。在不远的地方,停着一辆三轮车。他抱起了车上的东西,又重新挤进人群。那是一些纸人纸马。他抱着它们,艰难地挤过人群,走到了主家面前,以不容置辩的坚硬表情,将这些纸扎的丧仪在灵堂里认真地次第摆开,丝毫不理会旁边的人与声响。摆好了,他又回到了主家面前,深深鞠了一个躬,便又转身穿过了人群。我远远望了一眼,跟上了他。我知道,他就是我要找的人。在他要登上三轮车时,我拦住了他。他脸上似乎并没有诧异,是个处变不惊的表情。他做了几个手势,我们表示不懂。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拿出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我收钱,是纸扎和元宝的。哭丧不收钱。”字竟然是十分端丽工整的楷书。我明白了,他是将我们当作丧家的人了。我从包里,取出了那个信封,给他看。他看了一眼,只一眼,神情忽然变了。他愣住,良久,开始急切地打手势,用质询的目光看着我。我看出其中的焦急与热切,但我不懂。他一把抢过我手上的信封,在信封上的名字上重重地点下去。然后拍一拍车座,又拉了一把,让我上去。我们会意,坐上了三轮车。他立即使劲地一蹬,稳稳地车就走了。我和晓桁,不禁有些面面相觑。看到前面蹬车的人,宽阔的肩膀,因为用力,透过衣服仍看见背上的肌肉在有规则地律动。我们都不再说话,仿佛对于这个天生无言的人,说话是一种冒犯。尽管载着两个人,车却行进得很快。在进入乡野的路上,并无任何的景致,似乎绿色都很少见。偶尔遇到坎坷不平,或者是昨夜积雨的水洼,他会慢下来。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细心,便也抓住了三轮车的两边,克制着颠簸带来的不适。前面的人,在半途中脱下了夹克,我们看到里面的白衬衫,已经完全汗湿了。这样也不知过了多久,路上已经不见人烟。三轮车终于停下来,在一处看上去像是仓库的地方。我注意到,四周并没有其他的建筑。除了近旁有一座寺庙,也是老旧的。但上面写着“弥陀寺”三个字。没待我看仔细,哑巴仔便对我们做了个“请”的姿势。我们走进去。仓库的库房,大半都是空的。空气中飘荡着某种浓郁的铁锈的气味。我看见其中的一个打开着,黑黢黢,能看见的似乎是大型的机床的轮廓。而库房外的墙上,有业已斑驳的标语的痕迹,能辨认出,“要斗私批修!”后面是个红彤彤的触目的惊叹号。我们一直走到了库房的尽头,是一个低矮了许多的、像是靠墙僭建的房屋。上面是铁皮的屋顶。我注意到的,是在这房屋门口的空地上,晾晒着许多的黑色的陶罐。哑巴仔在门口,“啊吧啊吧”地叫了一声,这才推开了门。我们随他躬身进去。屋子里的光线,十分黯淡。唯一的窗户照射进了一束光,可以看见光束中有灰尘在飞舞。哑巴仔伸手拉了一下近旁的灯绳。屋子顿时被不强烈的灯光充满。我回了一下神,才看见面对着我们,端坐着一个人。这是个十分老的妇人。她坐在轮椅上,膝盖上裹着很厚的毯子。说她老,是指她的样貌与姿态。那样深刻而纠结的皱纹,几乎令她的面目扭曲,整张脸像是植物失水的茎脉。她摆在膝盖上的手,也是干枯的。然而,她的神情柔和,面对我们,有一种和哑巴仔相似的处变不惊的仪态。她穿着一件陈旧但洁净的夹袄,已不丰盛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梳成了发髻,紧紧地盘在脑后。她的眼睛并不混浊,甚至很明亮。她看着我说,你好。我顿时注意到,她说的是十分标准的普通话。哑巴仔急切地对她打手势。她微笑地看我们,一边简短地对哑巴仔做了一个手势。哑巴仔立刻变得神情有些紧张。他看着我们,以抱歉的目光。他指指老人,又对我们指指外头,意思是让我们在外面稍等。我意会,赶紧出去了。在外面,我又看见空地上的那些黑色的陶罐。不知是做什么用场,但却觉得似曾相识,它们整齐地排列着,在夕阳最后的余晖里,反射着沉厚的微光,像是肃然而列的兵士。这时,远方飞来不知名的群鸟,在这库房的上空飞翔、盘旋,但迟迟都没有落下来。我抬头定定看着它们。这时门响了,哑巴仔走了出来,脸上仍是抱歉的神色。他示意我进去。这时,我看到老人坐在一个较矮的凳子上,那凳子显然是特制的。有一根布带将她的腰固定在了靠窗的一端。她的人,就恰恰被笼罩在了那更为微弱的一束光里。那光将她的侧影勾勒了出来,毛茸茸的一层,她的轮廓便因此而丰满了一些,不再是干枯的。我看见她的面前是一台转动的机器。因为我上过速成的陶艺班,知道那是拉坯机。随着轮盘的转动,她的手灵巧地摩挲与动作,手中的泥坯慢慢形成了一只罐子的形状。我注意到,她的脚边,还有许多这样的罐子。有的和门外的一样大小,有的稍扁或圆一些。我恍然,便试探地问,这些,是用来做瓦猫的吗?她笑了,说,后生,好眼力。大的是身子,小的是头。连在一起,就有了一个形。她擦擦手,又说,刚刚怠慢了客。人有三急,老了就不中用了。不小心就是一裤子,全指望我这个孙子给拾掇。她说得很慢,是对我方才等待的致歉,但其间并无面对陌生人的尴尬和难堪,仿佛只是在描述某一桩日常。她的手也并没有停下,一边将一小勺水加入了脚边的瓦盆。我这才看到这个屋子里,几乎没有什么陈设。除了沿墙摆了两张床、一张方桌、两把椅子和一个橱柜,便是窗台下的类似作坊的一角。一侧放着一个水泥袋子,另一侧挤挤挨挨地堆着扎好的纸人纸马。我说,老人家,我是从德钦来,有件东西,托我转交给荣瑞红。不知是不是您家的。老人听到了这句话,手停住了。她抬起头来,看着我。我从包里拿出那个信封。再次问道,荣瑞红,是您家里人吧?她咳嗽一下,用干涩的声音说,是我。我把信封放到了桌上,但又拿起来,交给身边的哑巴仔。哑巴仔走过去,弯下腰。老人将手,使劲在围裙上擦一擦,才将信封接了过去。她慢慢地将信封一点点地撕开。伸手掏出的,是一本红色的笔记本。这一刹那,我看到她手的抖动。她打开了这个笔记本。本子里掉出了一沓照片,落在了地上。我弯下腰,帮她捡拾起来,放在她手里。我看到其中一张照片上,是一个青年和仁钦奶奶的合影。他的目光沉郁,但是手势却很活泼,对着镜头比出“V”字。他的身后,是那幢低矮的藏式民居,覆盖着厚厚的雪,背景是飘着经幡的白塔。屋顶上隐约可以看到一只瓦猫。即使室内光线昏暗,我仍然看到这青年的面目,与哑巴仔有着惊人的相似。老人将眼睛凑得很近,一张张地看着这些照片,忽而愣住了,大放悲声。待她终于平静下来,她把笔记本递到我手里,问我说,后生,你能给我读一读,这本子上写的字吗?

年4月1日,星期四,晴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白上加上一点白,仿佛积雪的岩石上落着一只纯白的雄鹰。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绿上加上一点绿,仿佛野核桃树林里飞来一只翠绿的鹦鹉。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红上加上一点红,仿佛檀香木上歇落一只赤红的凤凰。——德钦“弦子”1摘录这是我来到德钦的第三天,高原反应渐渐消退了。村长大丹巴对我说,身体强壮的人,有时高反更严重;体弱的和女人,反而会应付自如。大丹巴说要我住在村委会旁边,好照应。我说,我还是想住在小学校里,他就把一间仓库收拾了出来,给我住。这间小屋旁边,有一株梨花树。很大的树,我就想起,黑龙潭的唐梅、松柏和明茶。一树的花,夜里下了一场雨,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是掉了一地的白。一辆拖拉机开过来,开过去,白上就是两列车轮的印子。从我的窗子望出去,能看见明永冰川,有点发蓝。我知道冰川的事,我知道卡瓦格博的“扎吾”。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个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那人点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栅,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是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不瞒您说,论起来,内人和袁嘉谷沾亲带故。我们云南,就出了这一个状元,可历来爱重读书人。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后来,她问宁怀远什么是研究所。宁怀远就说,是做学问的地方。教授做出学问来,他们跟着学。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这些年,昆明城里闹得慌,人都不怕多走个十几里,往北郊来。有住下做长远打算的,也有那过一天算一天的。本来龙泉一带多的是马帮,滇越铁路一开通,又多了来往的工人。一时间,镇上起什么房子的都有,两层的木楼,土坯墙小院和因陋就简的毛坯房。可这闻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荣老汉就说,他们开不了伙。红妮,新烧的饵块,给他们送些去。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现在炭火上细细烤了,香味密密地溢出来。年轻人们不客气,拿起来就吃,不用筷子不用碗。其中有一个,说,你会做米线吗?荣瑞红就说,怎个不会?他就说,那有文林街上做得好吃吗?荣瑞红就说,城里的东西,减料偷工,好吃有限。那青年也就看着她笑,笑得灿烂,明晃晃的。当晚上,她便制了米线和卷粉。第二天,用清汤煮了,从菜地摘了西红柿和白菜,搁上爨肉、葱和香菜,用鸡油封了汤头,送过去。几个年轻人正干得热火朝天,远远闻到香气,大约也是饿了。打开篮子,捧起碗就喝。打头的那个,烫得直吐舌头。荣瑞红就笑,说,皮凉心滚,来了昆明这么久,都不知米线的吃法。几碗米线下肚,荣瑞红问,比那文林街的怎么样?昨日那青年便远远地喊,朱先生,我们以后再也不跟你去“味美轩”了。说完了,对她眨眨眼,又笑了。露出了两排白牙齿,笑得明晃晃。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刨了一块木板,刨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范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半晌,青年回来了,说,冯先生不在,“史语所”的傅先生给题的。闻先生便说,也好。他就拿一柄凿子,照着那题字,一点点地镌了上去。*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椽子,要住人,其实还缺了一样。闻先生说,愿闻其详。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黢黢的物件走过来。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引《*帝书》,里头有神荼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绫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扑哧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妮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眼、鼻、口、耳等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瓜子、高粱、枣子、根子,所谓“五子”,同时烧祭*纸,一边再念咒语,在院落乾、坎、震、坤、兑、离、巽位一一泼洒符水。划地为野,点地为星,便在脚下的星位,置了一只香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宁怀远看这端公,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晌,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陆续就将从清华辗转运来的书,都安置在了正房。因为没取道四川,直接从马道入滇,书籍竟没有什么损失。满满当当的十几架,看着也十分喜人。书架有的是从附近的人家征来的,有的是小学校的奉献。有木头也有洋铁制的,其间高低错落。荣瑞红没有走,帮几个年轻人擦洗摆放,不言不语的。旅途积在书上的尘土,这时终于飞扬起来,倒让人打起了喷嚏,跟传染了似的。大家都笑起来。打完了,荣瑞红定定地看,嘴里喃喃说,真像啊。宁怀远就问她,像什么呢?她就说,像你说的研究所。宁怀远就问,你又见过研究所是什么样子?荣瑞红说,我没见过,可满眼的书,就觉得这是研究所的样子。闻先生带着太太孩子,就在这屋子的南厢房落脚。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见冯教授没有一起来,闻先生就问起,所长怎么没来。冯太太就说,抱歉得很。他说近来镇上乔迁得太多,一个个贺不过来,自家人就不拘礼了。由他去吧。写他的《贞元六书》,饭也不吃。写到第四部了,说是停不下。我带了些麻花卷,刚炸出来的,你们趁热吃。青年们都喜不自胜,说,冯师娘的炸麻花在镇上可有名呢。冯太太摆摆手道,我是小打小闹,如今钟璞、钟越都长大了,靠他那点工资是不成了。我也是为了补贴家用,好在近旁的小学生喜欢,卖得不错。倒是梅校长家的咏华和潘、袁两家的三位太太,制的“定胜糕”,名头越来越大,现在都进了“冠生园”了。闻一多在旁边叹口气道,也真是为难您。惭愧得很,如今持家,要靠你们这些教授太太十八般武艺,也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冯太太便说,我们既肯跟了你们来,这些都算不得苦。闻太太便笑,对那几个青年道,你们都听好了。将来啊,娶妻当如任叔明。宁怀远说,那可好,天天有油炸麻花吃。大家便大笑。说话间,一锅饺子翻滚上来,熟了。闻太太盛上了一大碗,看着热腾腾的水汽,袅袅升起,又在屋子里头弥散开来,也很感叹。她声音咽咽地说,东奔西走这些年,囫囵总算是有个家了。冯太太说,大普吉还住着许多人呢,都说那附近不太平,闹狼。走回城里上课都胆战心惊的。闻先生先前也是龙院村住着?闻先生说,对,先住在惠我春家里。后来舍弟家驷来了,到大普吉,两家太挤,又搬去了陈家营。今年初,听说华罗庚在昆华农校的房子给炸了。他腿脚不方便,孩子又小,日本人飞机来了,跑不了警报。我就邀他们一家同住。冯太太说,这我知道,华教授还作了首诗。在学生里头传开了。我只记得两句“挂布分屋共容膝”“布东考古布西算”。闻太太笑道,可不就是“挂布分屋”吗?两大家子,十四口人,一间偏厢房,中间挂个布帘。到了半夜里,两个当家的,一个趴在*木箱上考古,写《伏羲考》;另一边华先生骑着门槛,架张板凳当桌子,就着外头月光,算他的“堆叠素数论”。倒也各安其是。冯太太说,唉,也真是不容易。好在是过来了。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我们住的北房是个仓库,东厢住一对德国犹太人,说是男的以前在德国外交部当官,被希特勒赶出来的。我们相处得不错,最近也搬走了。他们临走,把护院的狗送给我了。白天孩子上学,家里就我一个人。这个“玛丽”也算陪陪我。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静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闻太太便将荣瑞红推到跟前。冯太太说,呦,这是哪一家的姑娘,这俊俏,眼熟得很。闻太太便笑说,我们家的瓦猫啊,就是从她爷爷那请来的。荣瑞红也笑,说,这整村的瓦猫,都是我爷爷制的呢。朱先生和几个研究生,就都住在另一厢房。里头有个广东人,便给这房作了个雅号,美其名曰“一支公”。这其实是揶揄的话,在粤语里是“光棍汉”的意思。几个单身小伙子,都不善打理自己。闻先生拖家带口的,太太再三头六臂,也究竟照顾不周全。特别是伙食,以往在城里,下馆子打牙祭是常有的事。如今在镇上,大约就是赶那“子”“午”日的乡街子,究竟非长久之计。几个人合计,便用陈岱孙教授在北门街宿舍的“包饭”的规矩,找了个当地人,集了资叫他做饭。可这厨子以往是给滇越铁路的工人做大锅饭的,并谈不上什么手艺。每餐大约就是两样,炒萝卜和豆豉。人又很刚愎,在烹饪方面,是不听这些读书人劝的。自己的口味重,无论荤素菜,都少不了要放茴香、花椒、辣椒,吃得小伙子们急火攻心。晚上睡觉辗转难眠,起来水喝个不停。后来,他们就对宁怀远说,那个荣家的姑娘,菜做得好吃,不如请她来给我们做包饭。闻先生听见就说,你们少撺掇怀远。人家姑娘家,来伺候你们一群单身汉,成何体统。实在不行,还是让你们师母辛苦些。闻先生走了,恰巧荣瑞红上门,来给闻太太送滇绸的图样。怀远就当真跟她说了。荣瑞红摇摇头,说,一两顿饭可以。可我天天来做饭,谁帮爷爷做瓦猫。小伙子们就起哄说,宁怀远啊。人家手艺都是传男不传女,荣老爹可缺个正经徒弟。不知为何,荣瑞红脸飞红了一下,转身就走。宁怀远倒跟了出来,问她,荣老爹不肯收我吗?荣瑞红轻声道,你一个读书人,哪里做得来这个。她步子便快了些。怀远也不说话,倒跟着她。这时候是*昏,太阳浅浅地照在石板路上,也不热了。金汁河的水,潺潺地流。走到了拱桥,他们看到桥底下,有几个妇人站在齐膝的河水里,正在洗衣服,一边说笑着。小孩子们在河里,扑腾洗澡。宁怀远看见有一个人捋起袖子,正举着棒槌,在岩石上使劲捶打着衣服。这正是闻太太。经了这两年,她劳动的样子,已经很娴熟了。怀远站定就喊,师娘!闻太太听见,转过头,看他,一边用手背擦一把汗。刚要说什么,却看见他前面的瑞红,愣一愣。即刻便笑一笑,对他扬扬手,叫他莫要停。宁怀远抬眼一望,荣瑞红的步子却慢下来,目光落到了河对岸去。就见岸上有一对男女,肩挨肩走着,似乎在说着话。两人衣着都是齐整体面。在这村子里,像是一道风景。说实在的,经过这些年的纷乱,从蒙自到昆明这一路来,联大上下,其实都有些入乡随俗。教授们多半穿着粗布大褂。有极不讲究的,像是化学系的先生曾昭抡,半趿着一双鞋,脚指头和后跟都露着,被学生们戏称作“空前绝后”。女眷们也如闻太太,大多是本地妇人净简朴素的打扮。而这两个人,男的西装革履,戴眼镜,含着烟斗。他身旁的妇人,也像男人穿了衬衫和齐腰裤装,举止间,是极飒爽的样子。怀远说,梁先生。荣瑞红便跟他说,旁边的,是梁太太吗?怀远想想说,对。林是她本姓,我们也尊她作林先生。城里联大的校舍,是他们俩合力设计的。荣瑞红眼里有光,对怀远说,这样,女人嫁了人,还可以用自己的姓,真好。怀远说,他们夫妇两个,都是很有本事的人。当年为校舍的事,梁先生差点和校长吵起来,设计了好几稿,从瓦顶到铁皮,最后变成了茅草顶。荣瑞红喃喃说,是啊,茅草顶的屋子,怎么上瓦猫呢。怀远说,我们T字班出来的,都知道这事。学校没有钱,也是太难为他们。荣瑞红说,我常看见他们两个在镇上走,看村里的老房子。你们的教授,来得久了,就和我们无分别。他们两个,样子还是他们的。当初却落手落脚,在龙头村自己建起了一幢房子。建得像我们这里的房子,又像是洋人的房。有一次我遥遥地看,觉得那房子真好看,可是正对着大片的野地,缺个瓦猫吃邪啊。我就对爷爷说,我们送个瓦猫给那个眼镜先生吧。可爷爷说,我们的瓦猫不能送,只能人家来请,是规矩。怀远说,我也听说了。那幢房子,用去了他们所有的积蓄,每一颗钉子都是省出来的。看两个人渐渐走远了。怀远说,神仙眷侣。荣瑞红就茫然,问他,什么神仙?我们村里哪有神仙?怀远就笑说,怎么没有?最欠也有一对土地公和土地婆吧。荣瑞红知道被打趣了,便不理睬他,倒已经走到了家门口。荣瑞红便推了门进去,看见荣老爹正在当院儿。他弯着腰,在院子里摆着一排瓦罐,整整齐齐地。抬头看见怀远,便说,后生,不在你们那个什么所好好读书,到老爹这里寻热闹吗?没等他答,荣瑞红朗朗接口道,阿爷,是有人听说你老了,寻思该收徒弟了!(节选)(全文请阅《长江文艺·好小说》年第3期)—END—

选自《当代》年第1期

原刊责编

孟小书

本刊责编

郭曼

《长江文艺·好小说》年第3期

▲葛亮

葛亮,原籍南京,现居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高校副教授。文学作品出版于两岸三地,著有小说《北鸢》《朱雀》《七声》《戏年》《谜鸦》《浣熊》《问米》等。作品曾被译为英、法、意、俄、日、韩等国文字。曾获首届香港书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等奖项。

往期精选

方方:推测几种

许春樵:回头

阿袁:米白

钟求是:送话

曹*庆:纸上的父亲

须一瓜:老闺蜜

残雪:远游

《长江文艺·好小说》

年第3期目录

再发现

唯有大海不悲伤

邱华栋

选自《人民文学》年第5期

“但我曾卷入更加汹涌的波涛”(评论)

行超

好看台

中篇

瓦猫

葛亮

选自《当代》年第1期

八度屯

李约热

选自《江南》年第1期

短篇

达瓦尔旬努

次仁罗布

选自《红豆》年第1期

叙事课

荆歌

选自《收获》年第1期

小野先生

金仁顺

选自《人民文学》年第2期

幻想客

“发挥你无限的潜能”

小白

选自《上海文学》年第1期

推手推

喊花夜

张秋寒

选自《广西文学》年第2期

再回首

介入与疏离

马静兵

从解构到重构

潘丽萍

翠柳街

贴地行走及自由飞翔

郭曼

订阅与投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