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父女同时确诊,父亲抄女儿的治疗方案, [复制链接]

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张冰清通讯员方序王意菁

今晚20:05:19,杭州奥林匹克中心“莲花碗”、滨江灯光秀和复兴大桥统一亮起了紫色的灯光。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这场特殊的灯光秀是为了支持和温暖炎症性肠病患者。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原因不明、由异常的免疫所介导的肠道炎症,这种炎症反复发作,甚至会伴随患者终生。它包括两种疾病,一个是溃疡性结肠炎,另一个是克罗恩病。

浙大二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陈焰主任医师介绍,预计到年,我国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将达到万人,但不论是普通公众还是医生专家,对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年,陈焰牵头成立了“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帮助更多IBD患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不再恐惧。4年的温暖帮助,这个公益基金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爱的大家庭。

15岁少年拉肚子2个月

一查肠镜全部都是溃疡

IBD隐匿性强,容易忽视,也难以确诊。如果疾病累积小肠,将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营养障碍;累积大肠,可能造成腹痛、便秘,又极易和普通的肠胃炎混淆。

陈焰曾接诊过一位15岁的男孩,拉肚子拉了2个多月,到处都查不出原因,最后在浙大二院做了肠镜,发现大肠里全都是溃疡,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IBD。

陈焰说,IBD好发于年轻人,近些年有年轻化的趋势,“以前3、40岁的患者多,现在10几岁的学生也很常见。”

后来,这个少年一直在浙大二院接受治疗,还参加了基金会组织的夏令营。陈焰了解到,他确诊后就辍学了,每天和妈妈在家做手工,一个月母子俩就赚多块钱。

受到疾病的影响,很多IBD患者不得不休学、辞职,但陈焰实在不忍心,极力劝说他至少念完高中。现在,他一边治疗一边读书,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

陈焰说,其实IBD患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80%都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所以,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培训相关的医生,提高他们对IBD的认识,减少临床上的误诊。

父女同时确诊IBD

好的药都留给女儿

很不幸,克罗恩病患者赵咪(化名)就因为误诊被耽误了多年,以至于最后病情加重,不得不手术切除了全部大肠。

赵咪说,克罗恩病腹痛腹泻的症状在她初中时就出现了,但直医院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更不幸的是,随后他父亲也被确诊为克罗恩病,一下子击垮了这个家庭。

“我医院里面治疗,爸医院治疗。就像我是被派出去进修的那一个,然后他拿着我进修生的课本,在当地‘学习’。”她说。

别人家,一般买了好吃的大人不舍得吃,把最好的留给小孩。而他们家是“有了进口的药、好一点的药给我吃,然后差一点的药是我爸吃。”后来爸爸经常开玩笑说家里看病用掉的钱,最起码是两三套房子的钱了。

赵咪辗转陈焰时,她的病情已经严重恶化,只能手术切除了大肠,做了造瘘。但她并没有消沉气馁,反而加入了基金会的大家庭,共同去帮助病友走出困境。

IBD夏令营

第一次见陈焰时,赵咪就说“这里有家的感觉。”现在,她也成了家里的一份子。

让爱延续,互相照亮

从医生教育到患者教育,爱在延长公益基金会在炎症性肠病的救治道路上付出了许多努力。“很多患者,医生给他的方案是对的,但是回去就出问题了,比如自行停药(我们叫依从性差),不知道如何监控副作用……医生不可能一直在他们身边,我们要教会患者,如何在生活中自我管理。”陈焰说。

每年,公益基金会会进行三次志愿者培训,让更多志愿者了解IBD,学习心理知识,学习如何做公益。志愿者中除了患者,还有患者家属、医生、护士。他们培训好了,回去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

爱在延长公益基金会还举办了青少年夏令营,帮助更多患IBD的孩子们走出疾病的阴霾。很多IBD医师带自己孩子来做志愿者,夏令营的小营员们在志愿者身上看到了榜样,志愿者们也在小营员身上看到闪烁的光芒,每个人相互照亮,像星星一样,组成了最美的夜空。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