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岐*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
作者:土豆牛肉高粱、闲品落花
中国的医学是在公元五世纪,经过朝鲜传到日本的。随后,通过遣隋使、遣唐使陆陆续续地形成了体系,逐渐开始替代日本当时的医疗方法以及药物。
同今天的中国*府保护中医一样,为了保护日本本土医学,在平安时代(公元年-年)初期,平城天皇(注意:不是平成)命令安倍真直、出云光真等人修攒了《大同类聚方》,全书卷。这是唯一的一本古代日本医学书,也是日本最早的国家药典。因为是在宫中使用,这套书传播得并不广,以至于最后失传了。江户时代(公元年~年),随着日本本国“国学”的复兴,这本书又重出江湖,被奉为“圣方”。后来,学者研究考证,江户时代的《大同类聚方》并不是原著,而是后人杜撰的。尽管如此,作家槙佐知子将这本“伪书”翻译成现代日语后,还是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获得了“菊川宽奖”——–一个很有分量的文学奖(没错,是文学奖)。
和方医学在日本始终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但是“博大精深”的中医的命运就不同了。本国医学保护*策收效甚微,终于没能挡中医“入侵”。在平安时代中期,一个叫做丹波康赖的宫廷针灸师,献给天皇一部他自己编攒的《医心方》(共30卷)。该书大量引用了唐代的医书,涵盖了保健卫生、养生方法、房中术乃至医生的伦理道德等内容。在年这本书被当时的天皇赐给了御医,又在年被国家收购。因为此书在研究日语和书法上,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并且非常明确地注明了引用的由来与出处,在文献学上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在年该书的原本成为了日本的“国宝”。
到了镰仓时代(公元年—年)中医开始向平民阶层渗透。江户时代(公元年~年)初期,中医成为了日本最主要的医疗手段。到了江户时代末期,为了区别从荷兰传到日本的西医:“兰方”,中医开始被称作“汉方”。再加上上面介绍的“和方”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当时的情况是:外科去“兰方医”,内科去“汉方医”,国粹分子找“和方医”。
说到日本的“汉方”医疗就不能不谈谈针灸和按摩。在年制定的《大宝律令》中管理医疗的中央官职就有:针博士和按摩博士(前面提到的丹波康赖就是“针博士”)。江户时代日本的针灸开始了飞跃般地发展。因为出现了一位风云人物:杉山和一。他出身于武士家庭,年幼时因病失去了视力。随后跟着当时的有名的针灸师傅学习。因为天生愚笨,总也不进步,就被开除了。他仍然坚持不屑(向张海迪学习)另求名师,终于成才。61岁时当上了“检校”,这是盲人能获得的最高官职。(电影《座头市》的“座头”也是盲人的职位,要比检校低两级)随后,他自筹资金在日本全国建设40处以上的招收盲人学员的“针术教授所”。从此日本的针灸,按摩基本上都是由盲人来操作,直到近年这一点还没有改变。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残疾人教育机构(年前后),要比欧洲的盲人教育机构的雏形还要早近一百年(法国,年)。到了明治时代,西医伴随着其他的西洋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当然,针灸按摩也不能幸免逐渐衰退了。
二战战败后,作为日本“民主化*策”的一环,废除“非科学且没有任何医学根据的针灸”也被提上了日程。却遇到了猛烈的反对,针灸按摩师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议活动。其代表是京都大学教授石川日出鹤丸。他提出了两条反对意见1、“以当时的科学技术不可能完全解释凭借身体感觉进行治疗的针灸——既然不能解释,当然就不能说是‘非科学’”(好熟悉的话语);2、“日本一直以来作为国家的方针在研究针灸,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如果继续研究会给予现代医学发展以很大的帮助”。面对反对的声潮,当时的日本*府和进驻美*想的又是另外一回事:日本的针灸按摩师盲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废除针灸,如何解决如此多的盲人的就业问题。于是乎,出于文化,经济和*治方面的考虑,厚生省(相当于卫生部)提出了“按摩与针灸作为正规医疗业可以继续存在”“相应教育机关必须达到医科专科同等水平”的条件,在年设立了国家考试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现代医疗水平的快速进步,日本的盲人在急剧的减少,很多学校空出了针灸按摩的学习名额,这一部分学习名额自然而然的由视力正常者者补充。当时设立教育机构的门槛非常高,所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90年代后期,由于日本泡沫经济后的经济低迷,日本*府为了推进经济,出台了一系列降低行业门槛的*策,教育机构也不例外。几乎不需要任何基础设备投资的针灸学校,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伴随着大量的新的教育机构的建立,大批的非盲人涌入到学习针灸的队伍中。相比十几年前,每年针灸学校的毕业者增加了数倍。供需平衡完全被破坏。为了保护盲人权益,培训“按摩师”的学校还是维持在现在数量。严格地来按照日本法律,针灸师进行按摩是违法的,但是学习针灸,不可避免的会学习到按摩的技巧。现状是“按摩师”的资质有名无实,“针灸师”全部包圆。现在有呼声,修改相关法律,将“针”“灸”“按摩”三个资格重新定位或者统一。
说完了针灸,再说一说另一个重点“汉方药”。这就需要说到另外一个人:日本汉方药的救世主、杰出的中医药支持者、原日本医师会、世界医学协会(WorldMedicalAssociation)会长:武见太郎。正如前文所述,战后日本*府对没有科学依据的传统医学十分排斥,但是在年发布的可以使用医疗保险的药物名单中竟然有70种没有通过双盲检验的汉方药。这,就是武见太郎的功劳了。
武见太郎在中学的时候患上了肾结核,疗养中喜欢上了《法华经》。后来,顺利考上了庆应大学医学部,同时也成为了一名佛教青年。毕业后,在研究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的同时,医院。二战后,他用强硬的*治手腕爬上了日本医师会会长的位置。之后,他一方面组织了日本医师会和日本齿科医师会的全国范围的休诊(实质上的罢工),另一方面又与*治家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他动员当时的厚生大臣在可使用保险的药品中收录中药的资本。
武见太郎本人不抽烟不喝酒,非常注意健康管理,而且经常服用自己配置的中药。所以他对自己的健康非常有自信,以至于到年发现他得胃癌为止,竟然没有做过一次健康检查。而他本身又是非常罕见的Rh-AB型血,每次做手术都为了准备血液费尽周折。最后,他死于胆管癌(我没写错。不是胃癌了)。
闸门一旦被打开,关上就不那么容易了。今天可以使用保险的汉方药并未减少,其中汉方药精华素大概有多种,中药材约种。现在,日本*府在摸索如何停止对汉方药的保险支付。这对于汉方药制造商,专营药店当然是死活问题。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公司“津村”(知道巴斯克林吗?)的社长芳井顺一就说到:“如果汉方药不能用保险,我们公司一定会破产”,而且对于想治疗“未病”和“绝症”的人中医的魅力当然是极大的。9年新*权提出“废除中医”至今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而在实际治疗中又存在别的问题:日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师”(没有相应的国家资格)。也就是说,必须是“西医”大夫开出的处方,才能使用保险。比如病因不是很明确的时候,医生往往会开出一些汉方精华素。如果你想要“辨证”,想要“望闻问切”就需要到专门的“汉方药店”去找专门的药剂师,他们会给你调配相应的“汉方药”。这种情况,即使是使用的保险范围内的药物,也不能使用医疗保险,必须患者自己全额负担。所以,在日本要是享受“真正”的中医治疗,医疗保险是完全不管的。但这影响并不是很大,一般日本人本身对汉方的理解不过是感冒时候的葛根汤;洗澡时候的巴斯克林;酒喝多了的时候的姜*水;便秘时候的鱼腥草而已。他们既不会“上火”,也不会“肾虚”。 中医药在日本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值得中国借鉴和反思的。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个人认为:汉方还能在今天的日本存在,所依靠的并不单单是疗效,甚至也不是文化。而是经济、*治、福利、教育、保险制度等多个“历史遗留问题”综合的体现。等到这些问题都解决的时候,日本的“汉方”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以下就给朋友们分享几个在日本应用比较广泛的经方发挥举例
1、麻*汤麻*汤:麻*15克,桂枝10克,杏仁70个,甘草5克。(方剂来自《伤寒论》)这是《伤寒论》里的一首名方,流传到日本后,成为日本使用最多的汉方之一,在日本,这个药不仅仅用于成人的流行性感冒、关节痛、喘嗽的治疗,还用于婴儿感冒、鼻塞和哺乳困难等。它的适应症为:恶寒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脉浮紧。麻*入肺经,有宣肺的作用。麻*汤证之所以会出现无汗而喘,就是因为寒气束闭在皮肤下,毛孔都紧闭。而肺就是通过毛孔来发挥宣发功能的,毛孔闭阖肺气不宣,就会导致喘息急促,甚至出现哮喘的症状。所以在使用这个药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它的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2、小青龙汤小青龙汤:麻*15克,桂枝15克,细辛10克,芍药15克,干姜15克,甘草15克,五味子10克,半夏10克。(方剂来自《伤寒论》)这个方药现在被普遍用于治疗呼吸道疾患,因为它止咳平喘的效果非常好。《金匮要略》中定义小青龙汤用于“咳逆倚息不得卧”,意思就是咳嗽得很厉害,以至于无法睡觉。或者说,一睡觉就咳。而同时症状兼见咳喘,有痰,痰液清稀量多,或鼻塞流涕,而且流的是清水鼻涕。恶寒,背部有严重的冷感,有汗或者无汗,苔白滑。在日本,此药还被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肺寒者,过敏性鼻炎中喷嚏、鼻涕为水样者,效果都很显著。在使用这个方剂的时候,辨证要点为:恶寒、喘咳,鼻涕痰液清稀,苔白滑。
3、葛根汤葛根汤:葛根20克,麻*15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十二枚。(方剂来自《伤寒论》)葛根汤证,症见: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在日本,葛根汤不仅仅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后出现的无汗、发烧、头身痛等,还常被用于麻疹、关节痛、腰背疼痛、头痛肩痛,肌肉痛,手痛等方面。这药的一个显著功能就是止痛,尤其是腰背疼痛、肩颈疼痛。这种疼痛不是刺痛,也不是酸痛,而是僵直不能动弹,一动就疼的那种疼痛。
4、银翘散银翘散:连翘30克,银花30克,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生甘草15克,荆芥穗12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方剂来自《温病条辨》)此药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白或微*,脉浮数。这个药在日本被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尤其以清热解毒见长。也就是说,如果感冒后出现发烧,同时兼见口干、喉咙痛、小便*等症状,就可以立即用银翘散进行退烧。目前在国内,小青龙汤的中成药有小青龙胶囊,银翘散有银翘解毒片。但是葛根汤和麻*汤都没有原方的中成药了,至少是我没有见过。所以很可惜。汉方在日本被传承的很好,这些都是可以随处买到的非处方药,还有很多汉方都被作为处方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5、麦门冬汤麦门冬汤:麦门冬42克,半夏6克,人参9克,甘草6克,粳米9克,大枣6枚。(方剂来自《金匮要略》)这个药的功用为滋养肺胃、降逆下气。它主要可以治疗两个方面的病症:一是肺有虚热。症见咳唾涎沫、短气喘促、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虚数。二是胃阴不足证。症见气逆呕吐,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所以这个药主要就是滋阴的药,同时有降逆的作用。不管是肺阴虚还是胃阴虚,吃这药都很对证。方中重用了麦门冬,就是因为它甘寒清润,养阴生津,可以滋阴润燥,兼清虚热。在日本这个药多用于治疗咽喉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辨证要点为短气喘促、或呕吐、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6、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20克,桂枝7.5克,芍药7.5克,*芩7.5克,人参7.5克,甘草5克,半夏10克,大枣6枚,生姜7.5克。(方剂来自《伤寒论》)此药主治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关节酸疼不适等症。因此这个药除了可以用来治疗感冒以外,也可以治疗肝气不舒、胃气不降引起的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柴胡桂枝汤在日本被用于治疗癫痫而特别引人注目(*煌《中医十大类方》)。因为这些癫痫患者在发病时,都有胸胁苦满和腹部肌肉拘挛等症。由于胆囊炎、胆石症、肝炎都很容易出现上述症状,日本医家还常常用它来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
7、竹茹温胆汤这个竹茹温胆汤出自《万病回春》,并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去痰湿常用的那个温胆汤,它其实是温胆汤里加了柴胡、人参、*连、桔梗、麦冬和香附。所以它的功效也发生了变化,主治感冒数日后,发烧不退,梦寐不宁,心惊恍惚,烦躁多痰。在日本,这个药被用来治疗感冒,病毒感冒,肺炎等恢复期时出现的长时发烧,以及烧退后身体感觉不轻松,咳嗽痰多无法安睡等症状。
8、五苓散五苓散: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方剂来自《伤寒论》)此药的功效为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蓄水证。症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入水即吐。二是痰饮。症见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三是水湿内停证。症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等。在《伤寒论》中,五苓散被特别标注为可以治疗孕期的吐水,包括口水过多等症。而现在临床上,除了用它来除湿以外还多用此药治疗小便不利的问题,比如尿频、尿急。在日本此药被用于治疗水样腹泻,急性肠胃炎,中暑,头痛,浮肿,宿醉带来的口干尿少、头晕、想吐、呕吐、腹痛、浮肿等症。
9、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半夏30克,厚朴15克,茯苓20克,苏叶10克,生姜25克。(方剂来自《金匮要略》)此药的功效是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气,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或咳或呕。现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声带水肿,声带麻痹,胸闷,腹胀,嗳气,痰多,咳嗽等。
10、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半夏、*连、*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方剂来自《伤寒论》)此药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症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者。在日本,这个药被用来治疗神经性胃炎、胃灼热、打嗝、慢性肠胃炎、急性腹泻、消化不良、胃下垂、慢性胃功能虚弱、宿醉、口腔粘膜炎等。这个药的辨证要点就是寒热错杂、呕吐泻利。
11、甘草汤甘草汤:甘草6克。(方剂来自《伤寒论》)甘草汤就只有甘草这一味药,它功效就是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在日本此药被用于治疗剧烈咳嗽、咽喉痛、口腔粘膜炎和声音嘶哑。
12、安中散+芍药甘草汤安中散:玄胡索、良姜、干姜、茴香、肉桂、牡蛎、甘草。功效为散寒止痛。主治脾疼翻胃,症见口吐酸水,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恶心呕逆,面*肌瘦,四肢倦怠。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功效为调和肝脾,柔筋止痛。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症见: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临床用于治疗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在日本,这两个药的合方做成的中成药可以治疗胃消化不良,胃部不适,胃炎,胃痛,打嗝,食欲不振,腹部胀,胸痛,烧心,胃酸过多,腹痛,反胃恶心呕吐。不管什么药,在购买前务必仔细阅读用药说明,尤其是一些高血压、高血糖、身体虚弱的老人及孕妇,请一定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
试针试药
ID:hnbfdycx艾御享堂
版权声明:编辑/医丹校对/枫文图/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