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心路幼儿园冬季幼儿常见传染病预防温馨提
TUhjnbcbe - 2021/4/7 0:19:00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对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幼儿来说,一些细菌、病毒便会趁虚而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现将几种常见的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让我们大家健康每一天。

01

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

主要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预防

措施

1.少出门,躲在家,勤消毒,多通风;若出门,戴口罩。

2.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从公共场所返回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

3.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02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预防

措施

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03

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传播途径: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笑、谈话和唱歌时,可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从呼吸道播散至空气中,并可停留数小时,若被他人吸入则可引起感染。主要症状: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预防

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均衡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不随地吐痰,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早发现病人,如果发现连续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者咯血症状,要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接种卡介苗,卡介苗通过皮内法接种到人体后,三个月左右产生免疫力。

04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传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有可能被传染。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丘疹—水泡,常伴有瘙痒,1-2天后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部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

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2.流行期间与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05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

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06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并发肺部感染。

预防

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07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传播途径: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潜伏期为3~5天,多通过呼吸道传播,粪-口传播比较常见,亦可通过接触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口腔疱疹液、皮肤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

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预防

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

3.雾霾天气,应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4.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要“拖”。

08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只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极强。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或者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9天。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

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09

人腺病毒肺炎

人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症状有持续高热(38.5℃以上)、咳嗽、咳痰、咽部不适、咽痛等。

预防

措施

1.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人;

2.孩子感染腺病毒后,出门需带口罩;

3.注意居室的清洁卫生、通风换气和消毒;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口鼻前用肥皂洗手;

5.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6.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提高抗病能力;

7.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预防传染病,我们在行动

幼儿园是幼儿集中生活的地方,一旦发生传染病很容易造成流行。预防和管理传染病,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能够降低冬季传染病的传播与细菌的滋生,给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成长环境,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我园积极采取各项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1.严把晨午检关

教师每天严格把控每位幼儿的晨检环节。幼儿在园期间,通过了解幼儿睡眠、饮食、大小便、精神状况等情况,进行全日健康观察,制定适宜的卫生保健工作安排,及时追踪班级每日因病缺勤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2.定期组织全园教职工进行卫生保健知识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防控传染病意识,并规范保育老师的卫生消毒工作流程,幼儿园多次组织教师开展卫生消毒和疾病预防的讲座活动,确保班级卫生消毒工作的规范开展。

3.班级卫生消毒工作严抓不懈

坚持把常规性和应急性消毒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制定详细的具体操作要求,各岗人员都能对照《卫生保健消毒制度》要求进行规范操作。

给家长的温馨小提示1.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2.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可增强幼儿自身免疫力。冬季,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幼儿与不进行户外活动的幼儿相比,感冒发生的概率明显低很多。3.每天入园前请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心路幼儿园冬季幼儿常见传染病预防温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