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不是慢郎中邓铁涛治疗急腹症经验
TUhjnbcbe - 2021/5/31 19:30:00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几天前被中研学子李小娇在高铁上应用针灸急救乘客的新闻刷屏,在高铁上西医束手,李小娇经过简短的望诊和切诊,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逆冷,左寸脉微欲绝,已是厥逆状态。现场西医大夫测不到血压,询问家属得知患者平素血压较高,近日患肠胃炎,身体不适,未吃早饭,已口服硝酸甘油。由于列车上没有急救药物及设备,西医大夫此时束手无策。列车长紧急通知福州站准备救护车,然而从福清到福州还要近半小时,患者命悬一线。危急关头,李小娇告诉家属,自己可以扎针试试。在征求家属与现场西医大夫同意后,她重新号脉,发现左脉全无,人中已平,阴阳隔离,已是危象。

第一针,李小娇选“鬼门十三针”的第一穴:鬼宫人中穴。一下针,患者便大叫一声,已醒神开窍,阴阳相交,回厥。第二针,选取左侧内关穴,并嘱患者吸气、吐气配合呼吸补泻法以催针行气。第三针选取左侧中指的十宣穴。三针后,患者神智已恢复。随后,又在右手内关穴行第四针,重新号脉左脉已平,西医大夫测血压已基本正常。拔针后,患者可以走动。傍晚时分,列车到达济南站,医院治疗。一个月后,家属寄来感谢信,赞扬李小娇同学见义勇为、胆大心细。

中医不是慢郎中,中医治疗急症宜有其优势,现节选邓铁涛治疗急腹症的诊治经验,分享给大家。

(以上文字摘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生处”)

ps:封面图片来自李编辑,摄于卧佛寺

急腹症

作者/邓铁涛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来势凶急,患者腹痛难忍,煎药费时,应先施针刺,在阑尾穴(足三里穴下压痛点是穴)用泻法深刺之(用一进三退的泻法),运针10~20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此时病人痛已大减。然后进大*牡丹皮汤1剂,若3小时后不泻下,可再煎1剂服之,意在必泻下,泻出物如河泥或带红色,不忌。若每天1剂,一般3天症状已消失,但仍宜服药3剂,以求根治。曾有人认为中医治疗复发率高,倒不如手术能根治,其实是未治彻底所致。故当症状消失,白细胞亦已正常,而患者舌苔仍白厚或脉仍数者,则应服至苔薄脉不数才能停药。笔者近年来治阑尾炎多采用下述治疗方法:

1.单纯性阑尾炎

针刺阑尾穴(双侧),如上述手法(一连3天,每天1次)。

方药:生大*9~15g(后下),蒲公英15g,冬瓜仁30g,桃仁9~12g,丹皮9g,皂角刺12g,芒硝6~9g(冲服)。水煎服。每天1剂,重症每天2剂。

治疗3天后,一般病者多已无自觉症状和腹部体征。可随证加减再服3剂。或用大*四逆散(自拟方):

生大*(后下)9g,冬瓜仁30g,桃仁9g,柴胡9g,赤芍9g,枳壳6g,丹皮9g,甘草6g。若脾虚、气虚者,可加大枣或*参、*芪之属,但不宜重用,以免滞邪。

2.阑尾脓肿

可按上法治疗,并加三*散外敷。方法是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在阑尾脓肿之腹部投影处,即麦氏点。药干即换,若药未干,可在12小时内将药取下搅拌1次再贴上,24小时后换药。症状消失后,仍应服大*四逆散3剂,以巩固疗效。

3.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

(1)针刺阑尾穴同前法。

(2)用地胆头90~g,水煎约ml保留灌肠。

(3)外敷三*散(如上法)。

(4)内服方药:生大*(后下)12g,桃仁15g,冬瓜仁45g,金银花30g,蒲公英18g,连翘30g,皂角刺15g。水煎服,每天1~2剂。

(5)症状消失后,可加减上方再服数天,以巩固疗效。最后用健脾法,如四君子汤合四逆散之类数剂,以作善后。

慢性阑尾炎

可用大*牡丹皮汤:生大*9g,丹皮9g,冬瓜仁30g,桃仁9g,芒硝6g。待疼痛发作时服3~5剂。如此停停服服,可以治愈。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则可按急性阑尾炎处理。方法同前。

胆道蛔虫

本病属中医“蛔厥”的范围。确诊后,可按下法顺序治疗:

(1)选粗针针刺四缝穴,每穴捻转1分钟,并挤出水液或血点。同时给予葡萄糖滴注,患者多在输液后开始安静。

(2)食醋30~50ml微温服。如无食醋,可用30%醋精稀释倍,每服30~ml。

(3)煎服胆蛔汤。本方是笔者下乡巡回医疗时所拟,曾刊于年版《方剂学讲义》中,疗效尚好。本方有安蛔与驱蛔作用,是治疗本病的主方。方药:乌梅12g,槟榔18g,使君子(打)30g,榧子(打)30克,苦楝根白皮15g,郁金12g。水煎服。每天1~2剂。

如患者出现发热、*疸,可另用鸡骨草、柴胡、茵陈、郁金、大*之属治之。宜禁食1~2天。

胆囊炎与胆石症

中医无胆囊炎和胆石症的病名,但可根据它们的症状辨证,得出治法。它们的临床表现近似于中医文献所说的“结胸发*”,一般属于肝胆郁结兼湿热内蕴的一类疾患。如胆绞痛,是痛有定处不移,痛处近胁部属肝胆部位;寒热往来,是少阳胆经病证的特征之一:肠胃症状,则是肝气郁结,侵犯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由于湿浊停留,郁湿化热,而成“瘀热在里身必发*”的*疸。关于胆石症服药治疗的报道不少。如遵义医学院、医院等的排石汤,证明均有效。最近报道用服药加电针治疗,效果也不错。

我认为:治疗此二病苦寒药不宜常用,否则易损伤脾胃,影响病人体质。特别是慢性炎症时期,过于苦寒攻下则有虚虚之弊,此时的治疗方法,应舒肝利胆排石兼予健脾活血。可常用以下方:柴胡9g,太子参15g,金钱草30g,郁金12g,白芍15g,蒲*6g,五灵脂6g,甘草3g。

热盛者去太子参加*芩、栀子;

湿盛者去太子参加茵陈、木通;

大便秘结者去太子参加元明粉、枳壳或大*;

脾虚多者加云苓、白术。

上方可以多服,病人脾得健运,疼痛减少,饮食增加,身体自复。以后可以每月连服五七剂或每半月内连服四五剂,以防胆石停留引起复发。上方已治愈多人,其中有些是手术后疼痛一再复发,拟再进行手术治疗者。

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与中医的石淋基本相同,往往引起急腹痛或肾绞痛之症状。中医认为此病的病机,是由于湿热下注,蕴蒸日久所致。治疗宜用利水通淋法。用方如八正散(车前子、木通、瞿麦、萹蓄、滑石、甘草、栀子、大*)之属。单味药(如金钱草)治疗已有很多报道,肯定有排石的作用,近人多用。笔者不太赞成多服大剂清利湿热之药,原因是往往石未攻下而正气先伤,因而喜用导赤散加减。

方药如下:金钱草30克,生地15克,广木香6克,海金沙3克(冲服),小甘草3克,木通9克。此方有生地,能利水而不伤阴。若小便刺痛,可加小叶凤尾草24克,此外琥珀末或砂牛末可与海金砂交替使用。砂牛与鸡内金有化石的作用,宜研末冲服。

对于肾绞痛或腹痛甚者,可当即用拔火罐法治疗,其效如桴鼓。痛在腰背者罐口放在腰背部痛点处(罐口余部偏于下方);痛在腹部者,罐放腹部。此法不仅能止痛,而且能使结石往下滑。笔者曾治一病人,3次绞痛,拔罐3次后使结石入膀胱。

此病虽因湿热所致,但有些病人,因久服清利之剂,反见虚寒之象。此时的治法,则应更改。有些属气虚的要在排石药中重用*芪;有些肾阳虚的,则需附桂或附桂八味丸加金钱草、琥珀末之类治之。总之应辨证而加减化裁,不可执一。

肠套叠

此病多发于体胖色白的婴儿。体胖色白形似健康,实多属气虚体质。气虚脾失健运,转枢逆乱而致本病。治疗方法为:

(1)方药:旋覆花5g,代赭石(先煎)15g,*参9g,炙甘草5g,生姜2片,大枣3枚,法半夏9g。上药慢煎,服后半小时,继用下法。

(2)蜂蜜ml,加开水ml,待温度为37℃时,灌肠。与此同时,用梅花针扣击腹部肿块。笔者曾治2例,1次即愈,效果甚佳。

蛔虫团梗阻

本症临床表现多为阵发性腹痛,多位于脐周,常兼吐蛔,腹部可扪到绳索状团块,但易改变形状和部位。

治疗可按下法:

(1)花生油或豆油30~40ml,或用食醋30ml,口服或胃管给药。

(2)针四缝穴。用粗针,每穴入针后捻转1分钟左右。

(3)上法治疗约2~3个小时后,再服胆蛔汤以驱蛔。

(本文为年讲稿)

(本文刊于《新中医》年第2期)

推荐阅读

落枕了怎么办

分娩产力不够,痛苦又遭罪,试试中药和针灸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选自《邓铁涛医学文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由“杏林墨香”订阅号独家发布。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购买途径

全国新华书店

医药专业书店

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各大网站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不是慢郎中邓铁涛治疗急腹症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