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平时吃完饭之后就出现不良反应,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可能是胃部出现疾病。因为进食食物之后是先在胃部进行消化的,如果有某些胃部病变出现,消化受到影响,许多不良症状也会找上门来。
通过饭后身体的表现来判断胃部是否存在疾病,可参考以下症状介绍:
1、吃饭之后,经常有反酸、嗳气、烧心,胸骨后痛(平卧、身体前倾或压住腹部时,胸骨后痛更明显)等情况发生,这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所导致的。
2、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闷痛感,且时轻时重,可能有食道炎、食道憩室或早期食道恶变。
3、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较差,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考虑可能是患了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4、饭后1-2小时内,上中腹部会有局限性的隐痛、灼烧痛或钝痛出现,持续一两个小时后,痛症会逐渐减轻。病史可以多年,常在夏季发作,疼痛有规律,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
在气候转冷、吃生冷及坚硬食物、疲劳、熬夜、情绪波动等情况下,上腹部的疼痛会诱发或加剧,这情况可能是胃溃疡。
5、突然发作的上腹剧烈疼痛,可能有饮食不洁或受凉,坐卧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上中腹有硬块但不能摸,可在1~2小时后自行缓解,可能是胃痉挛或溃疡性急性穿孔。
6、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可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史近期才发,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这种情况应该高度警惕,考虑为胃恶变的可能。
7、稍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饮酒,或一进餐即容易出现腹泻、腹痛、肠鸣等现象,腹泻后腹痛症状减轻,则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
8、一吃完饭就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吃东西不当心就发作,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时大便呈水样,便秘时排出的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卫生间又无大便,若经常性如此,则可能患上了慢性过敏性肠炎。
9、饮食不当或受凉后发生腹痛、腹泻等情况,且同时伴有呕吐、畏寒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急性痢疾。
10、经常在饭后2小时左右开始胃痛,甚至半夜痛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疼痛在上腹中间偏右,常有节律性,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炎症。
养胃3原则
1、软而缓
胃病患者选择的食物要易消化,烹饪时要煮熟煮透,使食物口感较软;少吃烧烤、质硬的食物,以免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加重胃肠负担;进食速度要缓慢,细嚼慢咽有助消化,不可狼吞虎咽。
2、鲜而淡
食物一定要新鲜,不吃过期或放置过久的食物;烹饪食物要清淡,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温而洁
食物的温度要把握好,夏天也不要贪吃冷食冷饮,过烫的食物也不能吃;食材一定要清洗干净,烹饪食物时也应该注意清洁卫生。
发现胃肠不适要及时就医,别让胃病常伴身边!在生活中,如果当你或身边的朋友/亲人出现“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时,记医院进行胃肠检查,预防胃肠病变发生。切记不可拖!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