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病原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以及一些藻类等,其中细菌引起的鱼类常见的症状有烂鳃、白皮、赤皮、竖鳞、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疖疮、打印病等!
大部分养殖户,都能辨别细菌性疾病,但具体是哪类细菌?
点状气单胞菌
特点:产气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发酵型产酸。极端单鞭毛,逗点状,无芽孢,染色均匀。
生存环境:存在行于正常鱼的肠道、皮肤或水体、水下污泥中。
引发病症:条件致病,主要引起肠炎病。
腐生,当条件适宜时,大量繁殖,毒力增强,由腐生转为寄生,变为致病菌。这些大量繁殖的致病菌穿过肠壁到血液,经由血液循环到达内脏器官,在器官内繁殖并释放毒素,引起鱼类的败血死亡。
主要危害草鱼、鲢鱼、鳙鱼、青鱼等养殖鱼类。有实验表明,25~30℃时,可引起发病草鱼的大量死亡,随着温度的升高,草鱼由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变短。
温和气单胞菌
特点:产气单胞菌属,发酵型产酸。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极端单鞭毛,无芽孢。
生存环境:常出现在淡水,海水、污水、土壤之中,而在食物里面也可以找到,是一常见的腐物寄生菌。最大生长温度为38~41℃。
引发病症:条件致病,具传染性,主要引起尾柄病。
被感染的鱼皮肤和鳍上会出现针状小点的出血,腹部肿胀,凸眼。在鱼体内则会腹部积水,如肺水肿、脾水肿、肠的肿胀,腹部充满液体。
鱼尾部损伤后,细菌感染繁殖,并不断向水体排放病菌,通过水体和鱼体进行传播。开始病菌在侵入部位引起发炎,进而引起正常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局部循环发生障碍,白细胞等聚集,细菌侵入组织间隙,引起肌肉腐烂。病鱼失去平衡,头部向上于水面升起,有的在尾部继发水霉。
嗜水气单胞菌
特点:产气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没有芽胞和荚膜。
生存环境:嗜水气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水体,是多种水生动物的原发性致病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
在水温14~40℃范围内都可繁殖,以28~30℃为最适温度;pH值在6~11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2;可在含盐量0‰-4‰的水生存,最适盐度为0.5‰。
引发病症:条件致病,具传染性,可以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引发白鲢暴发性出血病、甲鱼败血病、*鳝出血病、鳗鲡红鳍病等。也可引起竖鳞病。
嗜水气单胞菌侵入鱼体后,先在肠道内增殖,再经门动脉循环进入肝脏、肾脏及其它组织,引起肝脏、肾脏等器官以及血液病变,继而出现全身症状。
当环境骤变,水质恶化时,常会与其它菌(如温和产气单胞菌、弧菌等)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疾病一般病势较猛,多为恶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
荧光假单胞菌
特点: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有数根极生鞭毛,运动,不产芽孢。
生存环境:是一种环境污染菌。适宜温度25~30℃,40℃尚能生长。广泛分布于水体、水下污泥中。需氧,进行严格的呼吸型代谢,或以硝酸盐为替代的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化能营养异养,不需要有机生长因子。
引发病症:条件致病,自溶后产生毒素,主要引起赤皮病。
当鱼体受伤时,体表失去了屏障作用,病菌侵入皮肤损伤处,在该处生长繁殖,而后进入鱼体内,产生败血症。
主要危害草、青、鲤鱼。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发病温度是25~30℃。
白皮假单胞菌
特点: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极生鞭毛。
生存环境:是一种常见的病菌,它喜好生存在潮溼环境中,通常分布于泥土、水、空气以及植物上,经由伤口传染。
引发病症:从背鳍后部至尾柄鳍基部的皮肤发白,呈白雾状,手摸鳞片粗糙、无黏液,将死的病鱼,往往头部朝下、尾鳍向上呈倒立状。
主要危害鲢、鳙鱼种,草鱼、青鱼也会感染。此病主要发生在鳜鱼夏花鱼种至大规格鱼种阶段。病程短,发病时来势凶猛,流行地区广,从发病到死亡仅2~3天,死亡率高,鱼种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每年5~8月为流行期。
在水产细菌性疾病防治中,养殖者通常使用氯制剂(二氯、三氯)进行消毒灭菌!因为氯制剂的作用比较强烈,通常会在灭菌的同时,对养殖品种和养殖水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那有什么能够代替传统消杀药品的杀菌产品吗?超级纳米银就是这样一款全新的杀菌产品。
超级纳米银夏季气温升高,细菌繁殖加快,各种致病菌大量繁殖,导致鱼类烂鳃、赤皮、肠炎等,建议养殖户使用超级纳米银进行治疗,因为是物理杀菌,所以具备广谱、无耐药性、起效快的特点。全池泼洒使用,可快速杀灭多种有害菌。使用纳米银见效快,不反弹,堪称水霉、赤皮、烂身、烂鳃的克星。??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