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呕吐,腹泻,胸痞,肠炎甘草泻心汤
TUhjnbcbe - 2021/8/22 0:22:00
9呕利痞——毕明义医案

于某,女,36岁,年9月15日初诊。患者素体强健,一个月前因夜间睡时着凉,翌晨六时突然感到腹痛、肠鸣,随即腹泻,呈水样便,四十至五十分钟泻下一次,泻如暴注下迫状,频频呕吐水样物,继则住院治疗,诊为急性胃肠炎。治疗三天,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两日,复吐泻不止,吐出为*绿样水,泻下不化之物,医院治疗六天,呕吐腹泻止。出院后复因食冷吐泻复作,呕吐食物,有时夹有血样物,泄下水粪夹杂,时有完谷不化,伴胃脘胀闷,食则甚,形体消瘦,面色发*,脱水状。舌尖红,边有齿印,苔白厚微*稍腻,脉沉、关上弦滑。脉证合参,为中气虚,寒热不调,脾胃升降失职所致。治当缓急补中,和胃消痞止泻。以甘草泻心汤治疗。服1剂后呕吐即止,胀满减轻,又继服剂,大便成形,日行3次,再服剂而诸症皆除,未再复发。[山东中医杂志,(3):14]《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此就是脾胃伤寒,升降倒行,饮食见寒,即吐泻复作,本案原于夜睡着凉,就是伤寒之义。如是脾胃本寒,就就是理中丸证,而伤外寒,则中焦虚寒,而上焦痞热,所以胃脘胀闷。舌尖红为上热,苔白厚为肺逆,微发*是胃气不降之土*郁热。脉沉为太阴不散,关上弦滑,为木贼于土,而不能升降。关为土位,木不升降,滑见于关。泻心汤,补中虚而泻结热。

10急性肠炎——胡希恕医案

荣某,女,70岁,病案号.初诊日期年10月7日:自昨日起腹泻,日三四行,腹痛已两周,口咽干,肠鸣甚,胃脘痞满,项强,头胀微痛,两眼干涩,舌苔白而少津,脉细数。与甘草泻心汤炙甘草四钱,半夏四钱,*芩三钱,*柏三钱,*参三钱,干姜三钱,大枣四枚。

结果:上药服三剂,腹泻止。项背痛、及腹痛未已,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消息之。

按:此与前两例皆为上热下寒的厥阴证,但本例胃气更虚,因用甘草泻心汤治之。

论:脉细数者,细为少阳不降,数为相火不和,必有上热。足少阳甲木,化气于手少阳三焦相,少阳为阳之初始,阳之最弱,所以脉细,相火不降,所以脉数,火逆不降,必有上热。

11痞闷溏泄——姜春华医案

刘某,女,63岁。慢性泄泻已3年,常心下痞闷,肠鸣漉漉,大便溏薄,挟有白色黏液,日-3次。若进食稍多或略进油腻发作尤剧,并有失眠、眩晕。苔白而微腻,脉细弱。西医诊为溃疡性结肠炎。证属胃虚痞结,予甘草泻心汤加味。炙甘草1克*参1克*连3克*9克半夏9克干姜9克白术9克茯苓9克厚朴9克大枣4枚方5剂

服药后大便即成形,纳增,睡眠转佳,尚有眩晕。续进5剂,以归脾丸善后,随访3年,腹泻未发。

按:本例慢性泄泻多年,辨证为胃虚痞结。以甘草泻心汤及四君子汤同用重在治本,故补中消痞兼施,扶正逐邪并用,宜乎取效也。《经方发挥与应用》

1慢性泄泻

刘某,男,36岁。年10月3日初论。四年前因伤食引起腹泻,经治获愈。但遇进食稍多或略进油腻即复发,发时脘腹胀闷,肠鸣漉漉,大便稀溏、挟有不消化物或粘液,日.~3次。并有心悸、失眠、眩晕。脉象沉细,"舌苔白而微腻。腹平软,脐周轻度压痛。经治无效。

予甘草泻心汤(炙甘草、*参各1克*连3克*芩、姜半夏、干姜各9克红枣6枚)加白术、川朴、茯苓、秫米、焦三仙。

服3剂即大便成形,纳增,睡眠转佳,尚有肠鸣、心悸。原方去川朴,加挂枝。续服6剂,大便正常。以参苓白术丸、归脾丸善后。于二年零八个月后随访,腹泻未再发作。《伤寒论方案选编》

13久泻——刘景琪医案

于某,男,5岁,干部,年4月18日初诊。两年前赴外地开会,由于伙食不适引起腹泻,连续数日,后服抗菌素与止泻药,腹泻止,但会毕回家后又出现腹泻,屡治不愈,日七、八次,为稀便,有时出现完谷不化,经常腹胀,胃脘憋闷,肠鸣甚著。全身无力,头晕心悸,有时出现恶心。苔白腻,脉上关上滑。辩证,胃中应,客气上进。治则:辛开苦降,缓急和中。处方:炙甘草1克苦参8克*芩9克半夏9克*參15克生姜6克大枣8个枳实9克白术1克茯苓15克服六剂后腹泻肠鸣消失,心下痞满好转,继服六剂连愈。《经方验》

论:如是水土不服的腹泻,且只有腹泻,没有腹胀痞闷,可以用灶中*土,温燥脾胃,以止腹泻。灶中*土,治疗水土不服的腹泻,这是在别的书中看到的偏方。

14腹泻案——麻春杰医案

李某,女,38岁。自诉腹泻、腹痛1年多。经结肠镜检查,西医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曾服补脾益肠丸、固肠止泻丸等中西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近日明显加重。症见大便次数每日5~6次,便中夹黏液脓血,里急后重,泻后不爽,左下腹隐隐作痛,肛门不适,纳呆恶心,全身倦怠乏力,舌淡红,苔*腻,脉细滑。中医诊断:腹泻(湿热蕴结,气血雍滞,兼脾胃气虚)。西医诊断: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治则:清肠化湿,调气和血,兼健脾益气。处方:炙甘草15g,*芩10g,*连8g,半夏8g,*参10g,茯苓1g,枳壳10g,陈皮10g,白芍10g,当归10g,生*芪15g,苦参10g,10剂,水煎服,日1剂。

药后腹胀、腹痛明显减轻,食欲好转,大便每日3~4次,便中已无脓血,但仍有少量黏液,余症基本同前。

继续服上药1个月,所有症状均消失,大便成形、每日1~次。

随访1年未复发。《经方临证实践录》

论:补脾益肠丸,固肠止泻丸,都是后医的时方,治疗一些平常的腹泻没问题,但要是严重了,那还是经方第一。本案腹泻是为主症,也没痞满,只有纳呆恶心,也能治愈。好多经方,可以治疗腹泻,此有里急后重,没有痞闷,所以辨证用泻心汤,也比较难。

15心下痞案——刘渡舟医案

郝某,女,70岁。患心下痞而胃中嘈杂已四、五年,屡经中西医治疗而不效。伴口苦,大便数日一次,舌质淡红,苔根腻,脉弦细。服甘草泻心汤原方:炙甘草10克,半夏15克,*连6克,*苓6克,*参6克,干姜10克,大枣10枚。三剂后诸症明显改善,苔*已去,大便调畅,原方又服三剂而安。

16慢性肠炎

陈某,男,45岁。患慢性肠炎两年余,每日腹泻五六次。自觉腹中痞胀不舒,肠鸣有声,所泻皆为不消化之食物。曾服多种止泻药皆不效。后又服某中医之中药0余剂,亦不见效。又更医以消化不良论治,改服山楂、麦芽、榔片等,病更剧。乃诊其脉沉而弱,更见面容憔悴、色*、无神、舌上*白苔、舌体胖大,触其腹胀满,按之痞硬,不痛。乃处方:炙甘草30克,*参30克,干姜15克,*苓10克,川*连3克,清半夏10克,大枣4枚。水煎服,日次,4剂。二诊:利已止,腹胀消,脉仍沉弱。处方:*参30克,白术10克,炙甘草30克,茯苓0克,桂枝10克,白芍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水煎服,日服次,4剂,服后病愈。(《六经辩证实用解》)《经方直解》

论:现在很多人都开始或多或少的学点中医,但都是一些常识知识,像本案用山楂,榔片之类的消食法,很多人都会用,有点腹胀或者不想吃饭了,就用消食法,、往往是很多人用了刚开始有效,然后就是无效。要是经方普及了,有点什么病,用经方就行了,一个人搞不定,就三个人商量,再选用经方时,就会百发百中。

购书,进群,加好友(微商广告——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呕吐,腹泻,胸痞,肠炎甘草泻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