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宽恕的六堂课3看来看去都是自己的倒影
TUhjnbcbe - 2021/9/7 17:33:00

奇迹课程核心法门

修习宽恕必读

看来

A

看去

都是自己的倒影

宽恕的六堂课(三)

*阅读范围:T-18.VII

一位心理师拿了一叠罗夏投射测验卡片给一个男人看,并问他看到了什么。男人看了第一张,说:「性。」看了第二张,说:「性。」又看了第三张,还是说:「性。」事实上,他把整叠卡片都解读成「性」。心理师忧心地看着男人,说道:「这位先生,不是我想吓你,你似乎满脑子都是性。」男人听罢惊讶地回应道:「有没有搞错,拥有整叠色情卡片的可是你!」

灵性的新生

上周五的早上,迎着和煦的天气,我坐在阳台边读着《奇迹课程》。边读,边操练宽恕,边思索。深深地体会到,小我最核心又最令人痛苦的特质就是定罪;不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是醒是睡,小我的一张嘴有如机关枪一般毫不留情。看清了小我的面目,我问自己,难道我愿这样跟小我一道混下去,无时或止?登时,内在浮现了一个答案,一记决心——别再定弟兄的罪了!

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清明。怪的是,吃完午餐,搭车往宜兰的路上,心情突然沉了下去。客运出了雪隧之后,开始觉得隐隐然的恶心感,拿起呕吐袋就翻呕了两口,暗红色的不知是酱汁还是鲜血。第一时间虽然感到诧异(我是个连搭船碰上十级风浪都不会吐的那种人),想到的却不是吃坏肚子,而是挖着了小我的命根子。不再定罪?那么小我还有何处可去?

下了车,我仍旧徒步前往位在冬山的上课地点,途中又借着路旁的草地翻呕了两次,依然是暗红色的;我感觉整个胃部都翻了过来,心想胃底大概给撕裂了(或许就是医学教科书上写的Mallory-Weisstear吧)。虽是如此,心底却觉得这是好事一桩,似乎里面(肚子里头、心灵内部)一些脏东西该是出来的时候了。到达目的地后,我趁课前小睡了一会儿,并试着与圣灵连结来宽恕身体的不适感。睡下去的时候还是隐然地作恶,醒来之后却觉得恢复了大半。于是下楼煮了一碗稀饭,顺便把桌上的鱼和透抽也给配了。晚饭后照常上课,课上完,人也恢复了。

妙的是,过了两天,不但未有肠胃炎的症状,整个人却轻盈了起来,心也打开了。昨天中午,我贪睡了一个钟头,却梦到自己一直拉肚子,直到醒来。心想真有趣,上吐跟下泻还可以分开在两个梦中进行啊?!我想起麦肯纳在《灵性的自我开战》里面讲到的譬喻,他说开悟的过程就像是患了急性肠胃炎一般,腹痛如绞、高烧不退,却又止不住要一劳永逸地排空身体里头的脏东西。这比喻虽然有点恶心,却挺贴切。事实上,开悟的过程既有腹泻,又有便秘;难以突破的时候就觉得是便秘,大力清空的时候却很像是腹泻。有时里面在急,外面却硬是解不出来,直让人心生绝望,那种感觉据说很像自然产——灵性的新生与乎生产似乎颇有相近之处。

这类「挖着小我」的经验于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还记得是一年半前,那时我在一艘*舰上当医官,队上的一名上兵患了俗称的肠胃型感冒,发烧、上吐、下泻。与此同时,我感觉自己在某一次操练宽恕的时候挖着了潜意识里一包黑色的黏稠液体,登时它喷了出来。诊治完队上的弟兄之后,我自己开始感到肠胃不舒服,跑了几次厕所。我晓得是小我在作怪,便回到住舱休息,虽然心思有些紊乱,但还是尽力跟圣灵连结。躺了两个钟头之后,身体的症状好了大半,但肠胃还是感到些微的不适,这状况持续了一个礼拜。我心里很清楚,若不是圣灵的帮忙,我一定会跟队上那名弟兄一样的惨。

身体的病痛不过是心灵患病的一个表征,只不过我们往往很难把两件事给连结起来。并不是说宽恕之后身体的疾病就会消失,《奇迹课程》认为这只是「健康之梦」。毕竟身体的健康与不健康仍属二元幻相的两极。然而,耶稣说宽恕能平抚各种形式的痛苦(参考课),看来似乎身体的疼痛和症状也包含在内。

无论如何,

心灵的平安与喜乐是无上的,

宽恕带来的正是无可动摇的平安。

学习过程:从头脑到心灵

上个礼拜,我们讲过了宽恕的四个步骤,并且建议大家按部就班地练习。课堂上便有同学反应,她觉得上课讲的都是理论,外面的弟兄明明就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情,事情明明就发生了,怎么说是我们的投射呢?就像前不久才发生的「假油风波」,罪证确凿,责任怎么会是我们的?

这是个好问题,也是每个初学者几乎都要面对的。事实上,光是「收回投射」的练习,就可以费上至少数年的光景,直到它成为我们下意识的习惯动作为止。这个问题要照本宣科地来回答很容易,却很难触动提问者的心。我谘询了几位较资深的学员,自己也反复思索,并在脸书的「原汁奇迹小铺」社团网页抛出了问题。其中一位弟兄由自己的学习历程出发,给了如下的答复:

分享一下我的学习过程,对于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或许有点帮助。

刚开始,《奇迹课程》的许多观念,例如,我所看到的一切不具任何意义、我所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的、眼前世界是我投射出来的、我们是一体生命、……,对我来说,只是一套合乎逻辑、完整、一致的理论。很抽象,但在现实生活与工作里,很难发挥什么效果。然而,放眼望去,也没有哪一套理论,能够如此合乎逻辑、完整、一致。所以,姑且信之,姑且用之。遇到事情,感觉到不平安时,就拿出来用一用。久而久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观念在我心里变成了自动化反应模式,并且确实能帮助我缓和情绪、减轻压力。

但是,很多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当我面对比较大的冲突或困境时,想到「眼前世界是我投射出来的」,不但情绪没有舒缓,反而气自己,怎么会投射出这样的世界?也深深不解,甚至怀疑,眼前世界真是我投射出来的吗?

后来,对「一体性」有了愈来愈多的理解和体会,原来眼前世界不是「我的心灵」或「某人的心灵」的投射,而是我们「共同心灵」或「一体心灵」投射出来的,只是由我和弟兄,从不同角度去觉知、反应。每时每刻,如果认同小我的思想体系,就会看到弟兄和我互不相属,彼此较劲。反之,如果接受圣灵的思想体系,就会忽视表相冲突,着眼于弟兄和我共同的生命本质。在弟兄和自己身上,看到对爱的渴望和呼求,看到那纯洁无罪、神圣圆满的本质。也不知道又过了多久,这种眼光和心态,也渐渐变成了我看待周遭一切的自动化反应模式。

现在,《奇迹课程》的许多观念,对我而言,不再是一套抽象的理论,而是非常受用的生命指引,每一句话都真确无比。并且,让我愈来愈能感受到平安,也愈来愈感恩。感谢上主、感谢圣灵,感谢J兄,感谢所有弟兄。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诚如这位弟兄所言,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往往盘绕在头脑层面,对奇迹理念的了解都是脑袋的理解。这是无可厚非的;许多人以为灵修必须丢开头脑,「把头给砍掉!」,这实是不幸的错误。

头脑本是「中性的」,

能为小我所用,

亦能为圣灵所用。

头脑的洞见能帮我们看清小我的运作模式,也是初步理解《奇迹课程》所不可或缺的。反倒是缺了头脑的人,很容易就人云亦云,不分青红皂白地乱修一通。有些灵修老师甚至以「放下头脑」为由,来防堵学生提出的挑战。事实上,只要我们愿意敞开自己的心,让头脑理解的观念慢慢渗入,《课程》的正知见就会逐渐扎根在潜意识里,最终成为我们真实生命的一部份。

在扎根的过程里,我们一定会面临「心脑不一」、「心口不一」的窘境。脑袋里知道《奇迹课程》的道理,心灵却不受控制,叫它往右,它偏往左。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灵仍有所抗拒,尚未全盘接受耶稣的教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实实在在对境操练的原因。

有时,我们的脑袋显得太过强势,或者太过混乱,这时候我们可以轻轻地放下它,把一切念头都先摆一边,将我们的心灵向着圣灵敞开。只要发起宽恕小我的愿心,圣灵自会在我们里面做功,无须喋喋不休的头脑强迫心灵接受《课程》的正知见。

外境出自于我的投射

大学的时候我主修医学,辅修哲学。一直以来我就对「人间存在客观的真理」这回事抱持着怀疑。后现代哲学和科学哲学更是加深了我的疑窦。举例来说,孔恩(ThomasS.Kuh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就逼得我不得不看破科学主义和「科学是客观的」的迷思。事实上,举凡逻辑学、数学、物理学、经济学、医学、生物学,甚至是哲学本身,全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简而言之,每个人都是从主观的观点在看事情,连科学家也不例外。这就好比桌上的一只杯子,随着观看的角度不同,光线明暗不同,呈现在视觉的结果就会是不同的。不过,娑婆世间的每一个人多少都坚持只有自己的观点才是真正客观的。虽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早已举证累累(如之前课堂上引述的有趣实验成果),说明根本不存在客观的观点,绝大多数的人依旧执迷不悟。这也无可厚非,只要我们的心灵仍然认同小我,就必会坚守「只有我才是对的」的信念。这种信念可说极其傲慢,但真正有所觉知的人向来不多。

还记得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我曾到傅佩荣教授的课堂上旁听宗教哲学。一次,他在白板上写下了一个字:self-regarding,然后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既有的信念和框架在看事情。Regard有「看」的意思,self则是「自我」。事实上,若不是透过心灵的锻炼,我们一辈子都给关在自我的牢笼里边。

即使好似在接收新知,接受旁人的建议,同理自己的亲友,我们的出发点、参考点、和基准点仍旧是自己。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实际上什么也没学到!这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以致后来常在奇迹读书会里分享。看待同一件事,不同人总会有不同的观点;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候也可以有截然相反的想法。这不就印证了,问题并不出在发生了什么事,而在我们对这件事的诠释和判断吗?那么,我们又何苦自己把自己给捆绑得痛苦难耐呢?

因此,接触《奇迹课程》之后,我的头脑还颇能接受「外境出自我的投射」的说法,我知道自己一直以来都是用自己的信念和框架在看这个世界。不过,要把头脑的理论内化到心灵,仍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奇迹课程》提供了课的练习,想到的时候就跟自己下个愿心,愿意以不同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久而久之,宽恕逐渐成了自动化反应,虽然遇事仍不免会升起焦虑、恐惧、与愤怒,持续的时间已能大大缩短,破坏力也减低了。这多少是一段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虽然常卡关,却没有人知道过两天会不会就穿越了。

我什么都不需要做

T-18.VII的标题是「我什么都不需要做」。许多人一见到这标题就很高兴,心想终于可以为自己的懒惰找个正当的借口了。可惜灵修就像读书,没有特别的捷径;缺了「时时勤拂拭」的功夫,永远也到不了无镜也无台的地步。否则耶稣何必苦心孤诣地编写课,还劝我们老实操练?事实上,

「我什么都不需要做」是目的,而非手段;

只有透过勤于宽恕的手段,

才能体会出自性本自完满的道理,

因此什么也无需做

(达到了回归完满一体性的目的)。

何况这边的措辞是「不需要做」,而非「不要做」,因此不是教我们每天躺在沙发上混吃等死。「需要」是小我的玩意儿,因着把罪投射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免处处觉得不够好、不完满,所以才需要在外面做一堆事来改善这个世界。

1

我们不能判断

问题是,做了一堆事之后真有什么改善吗?让我们来看看英国心理学家韦斯曼(RichardWiseman)所做的一项经典实验(引自韦斯曼着《怪咖心理学》)。年春,他找来一位「金融占星家」、一位投资专家、和一个四岁大、名叫缇雅的小女孩,每个人各发给五千英镑,让他们投资英国百大企业的股票。占星师选股的依据是星象和公司成立的日期,投资专家仰赖过往的经验,小女孩则随机挑选(毕竟幼稚园里没有教投资学)。不巧当周发生了股灾,但两位「专家」都没能看出,是以一周后绩效评比如下:占星师赔10.1%,投资专家赔7.1%,缇雅赔4.6%。韦斯曼让三位参赛者继续投资,一年之后再请巴克莱券商重新评估三人的投资组合。这回差异更大了,投资专家赔46.2%,占星师赔6.2%,只有缇雅在大盘走跌之际,仍旧获利5.8%。或许有人以为这只是个意外。然而,类似的实验已被重复多次;有人找来四位投资专家和一只黑猩猩,事实证明黑猩猩常能打败投资专家。

我们常以为自己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为自己能够控制他人,控制这个世界,但这些都是错觉。不仅如此,这类错觉还很难去除(persistentillusions),除非透过心灵的锻炼。事实上,我们的眼界是非常狭隘的,我们所能注意到的人、事、物极其有限,以致我们根本无法预测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因此,耶稣在《教师指南》里明确地告诉我们,

不是我们不该判断,

而是我们不能(M-10)。

人的一生就好似上述这场投资比赛,庸庸碌碌、汲汲营营,换来的却是一场空。投资专家「做」的毕竟最多,每天都得研究股市走跌、财金新闻、国家*策、公司财报,甚至还得花大钱上投资课。结果赔得最惨的也是他,真是令人情何以堪?然而,现实世界中多得是这类投资失败的例子,进出场愈频繁的投资人,赔的也愈多。

2

宽恕是当下的

耶稣在T-18.VII.3谈到了时间,让我们用上面这张图来做个简要的归纳: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把「现在」定义为过去和未来的转接点,而「当下」则在时间之外。当下指的是与上主合一的境界,因此是超乎时间的;它的核心特质是永恒。宽恕的愿心必须下在「现在」这个时点;过去宽恕了多少人,或者立愿未来将会宽恕多少人,全都不具任何意义(这些说词通常都是小我的借口)。只有现在此刻立下的愿心,才真能带我们超脱小我,将我们由时间的洪流中救拔出来。

多数时候我们都活在未来和过去的夹缝之中;对未来感到忧虑,对过去感到悔恨和痛苦。然而,只有现在才是真正有用的。坊间一些自助灵修书籍所谈的「活在当下」,顶多只能算得上是「活在现在」。真正的活在当下,也就是全然地超脱时间,指的是与上主合一。虽然关乎时间的讨论相对地抽象,但这张图绘出的并不只是理论,而是能够透过操练宽恕亲身体验得到的。

接下去的第四段可说是本节的精华。重点在最后一句:因着分裂而来的罪咎总令人觉得当下的自己仍不够好、不配得,因此必须在外边做许多事来「准备」自己,如是才配得救赎。这是多数宗教的迷思。然而,做得愈多、愈勤,就更是把内在的罪咎弄假成真,于是就「把解脱推到未来」了。所谓未来,就是尚未来到,也就是不存在。

真正的解脱只存在当下;

只要现在此刻立下宽恕的愿心,

宽恕就完成了。

宽恕、奇迹、和救赎都无须时间,它们在时间之外运作。因此,我们无须准备自己,更不要以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净化自己,这些都只会加深内在的罪咎。只有发愿心宽恕(「真心渴望解脱」),立时丢弃罪咎,罪咎才真会消逝于无形。这也是为什么耶稣屡说《奇迹课程》能帮我们节省时间,因为宽恕将我们拉出时间,拉往救赎,而非把解脱向后推迟。

3

关键在于内涵

第四段的第九句是奇迹读书会里常被讨论到的(「若真想脱离身体的桎梏,未必需要无止境的沉思(contemplation)和长时间的冥想(meditation)。」)同样的,这儿的措辞是「未必需要」,而非「不要」。但耶稣的确不要我们执着于特定的坐姿和场所。简言之,

《奇迹课程》看重的是内涵,而非形式;

身体的姿势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灵内在的锻炼。

另一个常被漏看的关键词是「长时间」;是的,这句话不过是「宽恕无须时间」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一切的关键都在当下的愿心,此外无他。

最后一段,耶稣用台风的外围来譬喻「为圣灵服务的忙碌行程」,以台风眼的寂静来比拟上主的平安。只要能认清完满的自性,自然了知「什么也无需做」的道理;守住了内在的平安,无论外在做了多少事,内心都不会感到任何压力,身体也不会易于疲惫。事实上,真正让人感到疲惫的并不是什么忙碌的行程,而是小我的紧箍和重担:罪咎、恐惧、焦虑、愤怒、欲望……。因此,外在忙碌与否仍不是「修得好」的指标,一切灵性的指标都必然是内在的。

节选自《奇迹之旅》(点击了解)

1
查看完整版本: 宽恕的六堂课3看来看去都是自己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