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治疗头痛三百六十二法
TUhjnbcbe - 2021/11/27 23:23: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什么时间好 http://m.39.net/news/a_5187348.html

头痛因头颅骨内、外组织发生病理性变化引起,称器质性头痛或神经性

头痛;无病理变化基础的头痛,称为非器质性头痛,例如官能性头痛。

颅内器质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血肿、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意外

(脑出血、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等),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等都可对颅内血管、

硬脑膜发生直接刺激或牵拉而引起头痛。头颅内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同

时伴有呕吐、复祝、大小便失禁、视力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抽搐或瘫痪、

神志淡漠、意识不清等症状。

有些颅外疾病特别是头部五官和颈部疾病也可引起头痛。屈光不正、青

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等眼病常引起前额部或眼周持续性胀痛或剧痛。副鼻窦

炎可引起眉间持续性胀痛,早晨起床时症状重,晚上症状减轻或消失。如一

侧或两侧前额部头痛,且有少量血性鼻咽部分泌物,必须警惕鼻咽癌的可能。

中耳炎症发作时常伴颞部和后枕部持续性胀痛。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蝶

腭神经痛常突然抽痛,阵阵发作,疼痛闪电样,颇剧,分布于各该神经支配

区,如面部、枕部、颞部、咽喉部等处,颈椎病常伴后枕持续性胀痛、抽痛,

有时放射到上臂、手指,常因疼痛而致颈项转动不便。颈项或眼部肌肉长期

紧张所引起的头痛,称为肌紧张性头痛,通常是持续性胀痛、钝痛、扳紧样

痛、颈项后枕部吊紧样痛等,可整日持续存在,时轻时重,可历经数月、数

年不止。这种紧张性头痛与工作姿势不良、光线不足、低头工作过久等有关。

血管性头痛是颅外软组织内血管的收缩、舒张、牵拉等引起的头痛。全

身感染发热,癫痫发作后,急性颅脑外伤、过敏反应、高空缺氧、高血压、

月经期以及血管本身病变均可引起血管性头痛。常见的血管性头痛为偏头

痛,偏头痛为周期发作性头痛。发作前有些思睡,脾气急躁等,常有左侧眼

前或右侧眼前发花、闪光、闪星火等视幻觉,头痛常在视幻觉消失后的对侧

头部出现,可扩散到整个头部,以颞、额、眼眶后等部位较多见,常限于一

半头部,但也有两侧交替。疼痛颇剧,可伴随恶心、呕吐、畏光、怕响声、

情绪波动、全身乏力;少数病人可伴有视力模糊不清或短暂失明。

官能性头痛是由于精神兴奋,抑制失调所引起的。以头胀、头重、头麻、

头紧等不适的感觉为主;同时常伴有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乏

力、精神萎靡或遗精等神经衰弱的症状。

某些中毒和代谢障碍也可引起头痛,如尿毒症、糖尿病、低血压、高血

压、中暑、贫血、毒血症、卧室空气混浊、便秘等。

头痛原因很多,不宜随便服用止痛片,医院准确诊断,根据不同病

因进行治疗。

1.笑疗法。头痛并非一定脑子里有病。颅内只有血管、脑膜和少数神经

(三叉神经、舌咽和迷走神经、第一至三颈神经)有痛觉,而头部绝大多数

的疼痛敏感部位是在颅外,即头皮、肌肉和血管等组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

头痛病人得的是一种“紧张性头痛”。人们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眉头紧锁”,

额部、头部、颈部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处于收缩状态,久之,形成“紧张

性头痛”。用脑过度、失眠等也能引起头痛。

慢性头痛除用药物治疗外,“笑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而且效果

良好。

英国著名化学家法拉第年轻时,从事艰苦的科学研究工作,经常头痛失

眠,百药不效,有位医师建议他采用笑的疗法。法拉第采纳这一建议,经常

看喜剧,大笑而归,全身轻松,久而久之,他的顽固性头痛终于治愈了。

笑,能调节大脑神经,消除紧张,促进食欲和睡眠,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和消化道的功能,能调整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笑还能引起面部肌肉和胸部、

腹部肌肉运动,甚至四肢的肌肉也都活动起来,肌肉的运动使血液循环和淋

巴循环加快,呼吸加深,肺活量增大,从而增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抗病

能力。

笑能刺激大脑产生苯邻乙酚胺的激素,例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等等,这些激素是一种天然的麻醉剂,能解除疼痛,缓解慢性过敏症等。笑,

不仅能治慢性头痛,而且也可以治疗全身疼痛。

2.常做伸颈运动。伸颈运动的全套动作是:

把头转到右边,就像从右面回头向后看一样,把右手食指置于左脸颊,

大拇指则置于下巴,轻轻地把头推向右边;同时用左手从头顶伸过去,把中

指触到右耳顶部,然后轻轻地把头往胸部方向拉下(若这一动作会伤到筋,

或感到头晕的话,应停止再拉)。

过了十秒钟后,改做相反方向动作,即把头转向左边做。也是十秒,如

此反复,各做三次为一套。每天隔二小时做一套。

这项伸颈运动,作用在于伸展和放松颈部紧张的肌肉和纤维组织。慢性

头痛的原因主要来自紧张的颈部肌肉和纤维组织,而它们的紧张性是由于精

神压力,神经紧张,工作时头部和颈部位置不当以及头部受伤等所引起的。

伸颈运动可以解除这种紧张性引起的头痛。

3.咸盐疗法:食盐会引起体内激素发生反应,从而导致周期性偏头痛,

或者引起血管性头痛(血管突然收缩或过度扩张)。因此,在头痛时,如吃

低盐饮食,就可以增加血管对几种周期性偏头痛病因的抵抗力。反之,如果

吃高盐饮食,则会加重病情,甚则疼痛难忍。因此,吃低盐食物能减轻头痛。

4.音乐止痛法:选择病人喜爱的音乐或戏曲,让病人听,边听边随节奏

用手拍,点子等方式打拍子。听时,两眼集中注视某一处,或闭上眼睛。手

可以放在收录机的音量开关上,疼痛加重时,音量开大,疼痛缓解时,音量

关小,让注意力一直不放在自身的疼痛上。这样就能达到止痛的效果。

5.宜做腹式呼吸:让病人闭目或注视某一固定物,缓慢地以鼻吸气,以

口呼气,吸气时腹部凸起,呼气时腹部凹陷,呼吸尽量缓慢深长。同时用手

轻轻抚摩疼痛部位。这种腹式呼吸止痛法,可使病人保持松弛,常可缓解持

续性疼痛。有时,还可帮助病人入睡。

6.擦清凉油治头痛:可在前额或太阳穴揉擦清凉油。因为清凉油含有薄

荷脑,它可封闭疼痛传入的信号,同时它引起局部的刺激,这一刺激在大脑

引起新的兴奋灶,从而掩盖了疼痛的刺激。也有人解释,人体内的止痛物质

内啡呔在薄荷脑的刺激下,可充分发挥它的止痛作用。

1.取穴:主穴:前额、颞侧痛者,取额中、太阳穴;头顶部、枕部痛者,

取颈项中上段两侧压痛点、大推、百会穴(只点刺、不拔罐)。常规配穴:

合谷、外关、曲池、阳陵泉、天宗等,每次选取一至二个穴位即可。单侧痛

取患侧穴,双侧痛取双侧穴,由各种炎症引起的头痛配大椎穴;血压异常、

发热恶寒、内分泌紊乱的疾病、神经衰弱者,配胸至骶段脊柱两侧全程膀胱

经内侧循行线。

治法一:采用毫针罐法(主穴施行出针罐法,配穴施行留针罐法)或皮

肤针罐法(轻叩击);急性、感染性头痛者,宜采用刺罐法(主穴宜在穴位

周围的显露小血管上点刺,吸拔出一至三毫升血液,效果更佳);慢性、顽

固性头痛者,宜采用挑罐法,每次治疗先取二至三个穴位施行挑罐法,然后

在其余穴位上施行单纯罐法。

治法二:采用涂云香精等药罐法,贴伤湿止痛膏罐法等。

治法三:寒性或虚寒性头痛者,宜选用敷姜、涂姜汁罐法或各种灸罐法。

以上罐法均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治法四:采用走罐法,主要是用于配合背部膀胱经施术时用。

2.取穴:天宗。

治法:以毫针直刺穴位中心,又于该针的上、下方零点五寸处各进一针,

使三针的位置呈锐角三角形,得气后留针十到十五分钟,起针后立即拔罐十

至十五分钟。每一至二日施术一次,三次为一疗程。

疗效举例:王某,女,四十一岁,四年来经常头痛。精神紧张,劳累、

休息欠佳、头部受风寒刺激均为发作的诱因。头痛呈全头紧箍性隐痛,较少

出现跳痛,热敷则痛减,每次痛发持续时间为二至三天,靠服中、西药物止

痛,医院系统检查后诊为“功能性头痛”。本次头痛发作,嘱其不服药

物,取太阳、额中、百会(只灸)、新设、大椎等穴,施行姜艾灸罐法(每

穴灸三壮);曲池、天宋等穴施行敷姜罐法,留罐十五分钟左右。术后头痛

大减,翌日又施术一次,症状消除。为巩固疗效,继续隔日施术一次,一共

施行拨罐术十次,功能性头痛病痊愈。

1.川白石散:白芷、川芎各零点五克,生石膏一克。共研为末,置于肚

脐内,伤湿止痛膏封闭,用于偏头痛。

疗效举例:此法治疗偏头痛五十六例,收效迅速。如:*××,女,五

十六岁,偏头痛三年,尤以夜间为甚,经颅痛定,安定、安乃近、氨基比林

等治疗无效。用上法后当晚痛减大半,次日头痛消失。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一九九○年第五期。

2.芥菜子适量,研细末,温水调稠。填脐内,隔衣以壶盛热汤熨之,汗

解。用于伤寒初觉头疼。

出处:《理沦骈文》

备注:伤寒、时疫俱妙。亦治急肚痛及小腹痛。

3.胡椒、葱白、白草霜(即烧柴草的锅底烟熏子)各适量,共捣烂制成

丸,纳脐中出汗。用于风寒头痛。

出处:《理沦骈文》

备注:并治寒腹痛。

1.药物:川芎一百克,南星三克,葱白适量,辰砂一点五克,酒五毫升。

用法:川芎、南星、辰砂混合,研成细末,和葱白捣烂,调酒,敷贴于

双侧太阳穴上,盖上纱布,用胶布固定。

主治风寒头痛。

2.川芎三克,白附子三克,葱白十五克混合捣烂敷贴太阳穴。用于治风

寒头痛。

3.生姜一块,雄*适量。

用法:将生姜切成薄片,把雄*研成末撒在姜片上,再一片一片合住,

外裹纸蘸湿,放在灶头上煨热,拿去后去纸,分贴两侧太阳穴。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适用于风寒头痛,痛无定处或偏头痛,遇

风寒多发作者。

4.药物:麻*(去节)、杏仁各等量。

用法,二药混合,捣烂如泥,敷贴于双侧太阳穴,盖上纱布,用胶布固

定。

功效:主治风寒头痛。

5.药物:蓖麻子仁三克,乳香三克,食盐零点三克。

用法:三药混合,共捣成膏,敷太阳穴上,盖上纱布,胶布固定。

功效:主治风寒头痛。

6.药物:川芎三克,白芷三克,大葱十五克。

用法:川芎、白芷研为细末,加入大葱共捣如泥,外敷贴太阳穴。

功效:祛风散寒,活络止痛。适用于头风头痛,痛连项背,遇风尤剧,

常喜裹头者。

7.药物:桂心三十克,*酒适量。

用法:剪去上星、百会穴位处的头发。将桂心研成粉末,过筛,调拌*

酒,分别敷贴于穴位上,覆盖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功效:适用于风湿头痛。

8.药物:大*、芒硝各等量。

用法:二药研成细末,过筛,调开水,涂敷太阳穴位。

功效:主治风热头痛。

9.药物草决明六十克。

用法:将其研末,用茶水调匀成糊状,敷贴于两太阳穴上,于则换。

功效:清肝明目。适用于头痛而眩,心烦易怒,眠差等肝阳头痛。对高

血压头痛有效。

10.药物:蚕砂十五克,生石膏三十克。

制用:将上二药混合共研为末,醋调匀外敷前额。

功效:清热解毒,化浊定痛。适用于头胀痛,甚欲烈,面赤,烦渴者。

11.药物:吴茱萸十六克,生姜三十一克。

制用:将吴茱萸研末,生姜捣烂,共炒热,喷白酒一口在药上,包足心

涌泉。

功效:辛温通阳,寻热下行。适用于头痛以下午及夜间剧烈者。

12.药物:当归十二克,川芎六克,香附六克,食盐二十克。

制用:将上药混合,研成粗末,炒热,用纱布包,外敷贴头痛处。

功效:活血行瘀,通络止痛。适用于头痛反复日久,痛如锥刺。或有外

伤史等。

13.药物:荆芥十二克,薄荷六克,防风三克,菊花二十克,钩藤十二克。

制用:各药研成细末,过筛,取适量面粉,水调成药丸,塞入鼻窍;取

药末与麻油调匀,敷太阳、印堂、大椎穴。也可将各药加水煎汤,用毛巾蘸

药汁贴额头部。

14.药物:白芒三十克,冰片零点六克。

制用:将二药碾成细末,取少许吸入鼻内。

说明:此方也可用于牙痛。

15.药物:羌活四十五克,独活(炒)四十五克,赤芍三十克,白芷二十

克,石菖蒲十八克,葱头五个。

制用:前五味药混合,研成粉末,过筛,另用葱头加水浓煎取汁,用药

末调汁,敷于太阳、风池、风府穴位上,盖上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

一次。

功效:用于头痛,遇风痛甚者。

16.药物:白萝卜二个。

制用:白萝卜洗净,切成丝状,用干净纱布绞取汁液,约二十毫升,一

次注入单侧鼻孔(左侧头痛则注入右侧鼻孔,右侧头痛则注入左侧鼻孔)。

功效:此法用于偏头痛。

17.药物:皂角适量。

制用:将干净皂角晒(烘)干碾末,以麦管将药末吹入鼻中,得喷嚏痛

立止。

18.药物:乌头、南星、葱各适量。

制用,将乌头、南星碾末,用葱捣汁调拌,涂于两侧太阳穴处。

功效:对年久头痛亦立可止。

19.药物,大蒜七个,僵蚕五十克。

制用:先将地面烧红,在上面将蒜逐个磨成膏,另把僵蚕去头足,安放

在蒜上,外用碗盖一夜,勿令透气,只取蚕研成末,嗅入鼻内,口中含水,

甚效。

来源:民间验方。

20.大蒜一个去皮,捣烂取自然汁(亦可用生姜汁或葱白汁),令病人仰

卧,垂头,将大蒜自然汁滴入鼻中,急令嗅入脑,眼中泪出即愈。

21.头痛剧烈不可忍者,以硝石研末或以远志研末,吹入鼻中嗅之,立可

止。

22.患风头痛、畏冷者,用艾叶揉软如棉,以布包裹于头痛处,外用热水

袋熨艾,使热气入内,良久即愈。

23.生乌头去皮捣烂,用醋拌调和,摊涂于纱布上敷头痛处,不久痛即可

止,每天晚上敷数次。此方治卒中恶风头痛尤妙。

24.生半夏研末,加入少许百草霜(即烧柴草的锅底烟熏子),包入纸中

作捻烧烟,就鼻内嗅烟入之,在口中含水,有涎出即吐去再含,对任何头风

头痛,行两次即效。

25.头痛初发时,用手按头上,有酸痛处即以朱笔记印之。取斑蝥一个去

头、翅、足,按所记印的痛处,外面用半边核桃壳或小蚬壳盖上,用布扎好。

过一夜即起一小泡。用银针刺破出*水即愈。其痛若失,愈后永不复发。

26.头风热痛者,用山豆根研末,香油调和涂于两太阳穴;也可用决明子

炒研末,用茶调敷太阳穴,干则换敷。

27.川楝子适量,加烧酒少许炒之并捣烂,入布袋内包裹,乘热熨痛处,

左痛熨左侧,右痛熨右侧,可除病根,治偏头痛尤佳。

28.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取延胡素六克,青黛六克,牙皂四克去皮子,

共捣为细末,用开水调和成丸如*豆大,每以一丸水化开,灌入患者鼻内,

左痛灌左,右痛灌右,另外再让病人口中咬铜币一枚,当有涎出即愈。

29.取鲜万年青根削尖,蘸朱砂末塞鼻孔内,左痛塞右,右痛塞左,两边

痛则全塞,取清鼻涕下,一周即愈。

30.取荜拨三克,细辛六克,干姜十克,共研末,用酒调为糊状,敷头部

痛处,治虚寒头痛。

31.取山豆根十克,白芷十克,薄荷六克,栀子十克,共研细末,用浓茶

调匀,敷于前额,治热盛头痛。

取穴:首面点、肝点、肾点面穴。

治疗手法:用毫针针柄上端,在面部相应区域,用一定指力按压,当患

者觉有疼痛或异常感觉时,即是所选穴位。针前进行严格消毒,用三十至三

十二号毫针,在选定穴位上徐徐刺入,得气后留针十至三十分钟,每隔五至

十分钟捻转一次,起针时,注意按压针孔,防止出血。

疗程:每日或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取穴:心穴、首面穴鼻部穴位。

治疗手法:针刺前常规消毒。刺首面穴,可持三十号二寸毫针,由额正

中处向眉心透针。用三十至三十二号零点五寸不锈钢毫针,透刺心穴。待患

者出现酸、胀感时,可留针十至二十分钟,每五至十分钟捻转一次。

疗程:一般以十次为一个疗程,隔日或每日一次,二个疗程之间休息七

天左右。

取主穴:胸六穴;配穴:胸5、胸8、后合谷。

治疗手法:患者取端坐位,两臂交叉于胸前,头部尽量前倾,两肩下垂,

使背部皮肤绷紧。对穴位部位常规消毒,医者右手持针,针尖向上,与皮肤

呈三十至四十度角,快速刺入皮肤,顺脊柱向下沿皮下刺入一点五至二寸。

注意不可直刺深入内脏和脊髓。

疗程:急性病每日一次,续针三日后改为隔日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

注:妊娠期和有严重出血倾向者,不宜采用本法。

取穴:足底后缘中点上一寸(即足穴一),第二趾的第二趾关节内侧赤

白肉际(即足穴二十四)第三趾的第二趾关节内侧赤白肉际(即足穴二十五)。

治疗手法:针前对穴位常规消毒,以一寸长毫针速刺穴位,深零点五寸,

留针三十分钟。左侧病取左侧穴、右侧病取右侧穴,两侧病取两侧穴。

疗程:每日或隔日针治一次,七至十天为一疗程,休息二至三天,再行

第二疗程。

注意:足针进针较痛,刺激较强,针刺前应取得病人合作,并采取快速

无痛或微痛进针法,亦可采取穴位按摩法及艾条熏灸法。

疗效:显著。

取穴:完骨(双侧)、风池(双侧)。

治疗方法:以颗粒型皮内针自完骨进针,向耳垂方向斜行埋针,或由风

池进针向下垂直埋针,然后用胶布固定。留针期间应经常按压埋针处,每天

可按压三至四次,每次一至二分钟,以加强刺激,增强疗效。两穴隔日交替

轮流选用。

疗程:一般一至二天,最长可埋六至七天,夏天埋针不宜超过二天,以

防止感染。

推印堂至神庭,印堂至丝竹空到太阳、印堂经四白至瞳子髎到太阳、太

阳经悬厘到风池,抹前额,按太阳,循耳后抹至风池,再拿风池,按风府,

推膏肓俞,拿肩井,搓两肋。虚证多抹少推,实证多推少抹。虚证推治时让

病人闭上眼睛,以免头昏眼花。在抹治时要病人睁目,以免头胀。肝阳头痛,

先推后拿;风寒头痛先拿后推,即先拿风池,后推印堂,太阳等穴。

1.取主穴:风池、头维、通灭、合谷、三阳络。

临证配穴;若前头痛加上星、阳白;头顶痛加百会、前顶,后头痛加天

柱、后顶;侧头痛加率谷、太阳。

治疗手法:针宜泻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主治:风湿头痛,症见遇风寒而诱发,痛多偏于一侧,多伴鼻塞流涕、

苔白、脉弦紧。

2.取主穴:悬颅、颌厌、太冲、太溪、内庭。

临证配穴:若目赤加关冲放血。

治疗手法:针宜泻法,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

主治:肝阳头痛,症见头角抽搐,多偏于一侧,眩晕,面部烘热,多烦

善怒,口苦,脉弦。

3.取穴:中院、丰隆、百会、印堂。

临证配穴:若呕吐加内关;便溏加天枢。

治疗手法:针宜泻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主治:痰浊头痛,症见头额昏痛如裹,胸脘痞闷,便溏、苦腻、脉滑。

4.取穴:上星、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治疗手法:针宜补法。

主治:血虚头痛,症见痛势绵绵,休息痛减、心悸、神疲。

5.取穴:阿是穴、合谷、三阴交。补泻兼施。

主治:头痛如刺,经久不愈,痛处不移,记忆减退、舌紫,脉涩的瘀血

头痛。

取主穴:大椎透至阳,上星透百会。

临证配穴:风袭经络头痛加风池;肝阳上亢,太冲透涌泉;气血两虚头

痛,加足三里、血海。

治疗手法:大椎透至阳用插刺法进针后留针十五分钟。上星透百会用指

切法进针后立即将针拔出,并放血数滴,此法适用风袭经络和肝阳上亢者。

气血两虚者留针。风袭经络,刺风池,太冲透涌泉用泻法。气血两虚足三里,

血海,用补法。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疗效举例:孙×,四十二岁,左侧头痛二年余,时发时止,口苦少寐,

易怒,舌红苔薄白,属肝阳上亢头痛。取穴:通天针,大椎透至阳,太冲透

涌泉,交替取穴,共针十二次痊愈。

1.艾灸:自制艾绒团二十只,疼痛处放上薄姜片,姜上放置艾团,点燃。

当患者局部有热痛感时,即镊姜片来回移动,以能忍受为度。先灸一侧痛处

五壮,然后再灸另一侧。

2.灯心灸:

取穴:印堂、前发际、日角、太阳、耳壳后小静脉、百会、后发际、百

劳穴,然后取背部胸椎及胸椎两旁之皮肤异点。

方法:先将施灸穴位常规消毒,左手持有方孔的古钱一枚按于穴位上,

右手持粗灯芯一根,蘸以菜籽油,灯芯点燃后,对准钱眼的穴位上迅速的灸,

当的及皮肤时,发出拍的声响。每穴只灼灸一次。局部有红晕,应保持清洁,

以防感染。一般一次见效,痛未全止者,隔二至三天再灼灸一次,三次为一

疗程。第一次未见效者,不宜再灸。本方除治头痛外,对于三叉神经痛、偏

头痛也有明显效果,轻者取患侧太阳、悬颅两穴,灸后痛止,重者加灸以下

各穴。三叉神经第一支痛者加灸攒竹、阳白;第二支痛者加颧髎、耳门;第

三支痛者加夹承浆、颊车、翳风。反复发作者爆灸肝俞、胆俞及附近的皮肤

异点或对侧足临泣。取面部胸部穴位施灸时,要注意病人体位,防止垂直施

灸,以免热油滴在皮肤上。在面部穴位施灸时,嘱病人闭眼,以防爆灸时火

星溅入眼内。注意:高热、烦渴、谵语、唇焦、咯血、多梦病患者,禁用本

疗法。

小根穴位于小指沿甲根后缘皮肤零点一厘米处,自内角至外角,呈弧形,

即甲根基部。

方法:可用拇指或食、中指甲切压患者小根穴,(亦可自压)。切压时

有明显的痛感,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一般每次切压三至五分钟症状

即可缓解,如不缓解,可三至五分钟移动一下切压点,一次治疗的时间为二

十至三十分钟,可持续切压,亦可一压一放地进行。如果切压时症状缓解,

停止后头痛又发作,可能是切压时间不足或过轻,可换点并延长时间,但不

可切压过重。本法可作为各种原因所致头痛的临时止痛措施。

取穴:太阳穴(两边)、印堂穴、两边头维穴。

方法: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甩零点二五至百分之零点五的普鲁卡因一至

二毫升,在穴位标定的进出口各注二个皮丘(事先做过敏试验),甩消毒的

不锈钢三角针穿上选好的消毒羊肠线(一至二号铬制羊肠线),用持针器将

弯针刺入穴位,经穴位底穿过出针,把线的游离端拉入进针口的皮下,在另

一端紧贴皮肤处把线剪断。然后用纱布按摩使线头退入皮下,用消毒纱布敷

盖,胶布固定即可。此法适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

主穴:双太阳、印堂。配穴:胀痛以前额为剧者,加双攒竹;疼痛以巅

顶为甚者,加百会;剧痛再加四神聪;痛兼颈项强者,加双风池;眩晕欲仆、

眼花、耳鸣等症状突出者加双头维穴。

方法: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消毒弹簧刺血针或三棱针点刺

各穴约零点二厘米深,每穴挤血五至六滴,多至十余滴(体质壮实、头痛严

重者,放血宜多,反之宜少)。每日或间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此法适用

于治疗高血压性头痛。

用特制的带抓钩的挑针或三棱针较好,也可用扣针或缝衣针。

找点:在颈椎两旁寻找,其特征为突出皮肤、略带光泽、压之不退的呈

淡红、灰、棕色不等的小五疹样,若一下看不出,可用手指或棉花反复推擦

直至呈现;若仍然找不到,可在大椎穴旁开五分,或百劳穴、风池穴处轮流

挑治。

手法:找到点后用碘酒、酒精作常规消毒,先挑破表皮,然后用半钩半

挑的手法寻找纤维状物,挑起时弹扯拉拨一下,力求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然后挑断,如此反复扯挑(纤维状物少者十几条,多者数十条不等)。此法

适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注意:施治手法应由轻而重,循序渐进。挑治后应

戒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并避免精神刺激。在过饥、过饱、过劳情况下不宜

施治,颅内有占位性病变者亦不应挑治。

取太阳(双)、鱼腰(双)及印堂等穴。常规消毒后,用十号三棱针点

刺以上各穴,挤血适量,然后用棉球按压针孔即可。此法适用于治疗神经性

头痛。

用每一百毫升生理盐水含四毫克地塞米松的药液十毫升,用五号注射用

针头,抽取药液分别注入风池(双)、率谷(双),每穴二点五毫升,二至

三天注射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1.治全头痛。(即整个头颅疼痛)

取穴:耳尖、神门、皮质下、枕、颞、额、心、肝、肾、交感。

临证配穴:感染引起者加肺、肾上腺,对屏尖;高血压者加肝阳或降压

沟、耳尖。

治疗方法:在上述穴位找出痛点一至三对,随病情选择治疗方法。头痛

剧烈时用耳针强刺激,可透刺有关穴位(如枕透额,神门透肾等)顺时针方

向捻针为主,留针时间宜长,可留一至二十四小时,或配合耳尖放血;或可

用百分之二普鲁卡因穴位注射,每日一至二次。疼痛轻微,病程较长者,采

用埋针,压丸、贴磁、耳针、药线灸均可。耳针者每日一次,每次二十至三

十分钟;药线点灸者尚可在头部的上星、百会、太阳、风池(双侧)、双眉

内侧端的攒竹穴处各点灸一壮配合,每日一次。也可于患者耳背上三分之一

近耳根部显露的血管放血,出血量在一毫升以上,每周或隔周放血一次,五

次为一疗程。

2.治前头痛(即前额部疼痛)。取穴:额、神门、皮质下、胃、缘中。

临证配穴:鼻窦炎引起者加内鼻、外鼻、肾上腺或对屏尖,发热者加轮三、

四、五点刺放血,屈光不正引起的加眼或目1、目2;神经衰弱引起的加心、

肾、缘中。治疗方法:同全头痛。

3.治后头痛(即枕后部疼痛)。取穴:枕、顶、膀胱、肾、脑干、颈椎、

神门、耳尖、高血压者加耳尖或降压沟。治疗方法:同全头痛。

4.治偏头痛(即一侧性头痛)。取穴:颞、肝、胆、交感、外耳、皮质

下、神门、枕小神经点、肾。临证配穴;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者加内分泌、

缘中;伴恶心呕吐者加胃、枕。治疗方法:同全头痛。

5.治头顶痛(即头顶部疼痛)。取穴:顶、枕、肝、膀胱、皮质下、神

门。治疗方法:同全头痛。

1.取穴:头痛时按头痛部位取双侧相应耳穴(如前头部取额,颞侧痛取

太阳,后头痛取枕)、枕小神经点、皮质下、神门穴。治疗方法:以三十号

耳针直刺,进针深度为一至二毫米,进针后捻转一次,留针十五分钟。

疗效:重度头痛五例,经耳针治疗后转为轻度二例,中度三例;中度头

痛三十例,转为轻度二十一例,消失四例,无效五例;轻度头痛二十例,转

为消失十二例,无效八例。总之,经耳针治疗的五十五例头痛期患者,其即

时效应为有效(包括不同程度的头痛减轻与消失)四十二例(占百分之七十

六点四),无效十三例(占百分之二十三点六)。

2.取主穴:取神门、脑、皮质下耳穴。

临证配穴:前额及双鬓角痛加额、太阳;两侧及偏头痛加太阳、肝、胆;

巅顶痛加顶、肝;枕后痛加枕、膀胱。风寒型加肺、兴奋点;风热型加扁桃

体一;肝阳型加肝、胆;肾虚型加肾、肝;气血亏虚型加心、脾;痰浊型加

肺、脾。每次取四至五穴,其中主穴二至三穴,配穴一至二穴。

治疗方法:耳压冰片法:用废圆珠笔尖均匀按压穴位处,找出痛敏感点;

或用耳穴探测仪找出良导点;或用肉眼观测法发现阳性反应点(可见皮肤变

色、皮疹或糜烂、脱屑等)。用废圆珠笔尖用力按压敏感点,压出一个凹陷,

然后将二至三毫米大小的冰片(块状比片状疗效好)置于零点六平方厘米大

小的胶布上,贴压凹陷处,用力按压,以有酸、胀、麻、痛感为度,嘱患者

每日于三餐后及睡觉前半小时共按压四次,每次每穴用力按压五十下,如头

痛发作时,可立即按压一至三分钟。外感性头痛贴压双耳;内伤性头痛贴压

单侧,左右交替,三日更换一次。顽固性头痛在神门、脑等穴的耳背对应点

上用冰片或王不留行籽加压。外感性及肝阳型手法要重,按压角度垂直于穴

位处。肾虚及气血亏虚型手法要轻,既按且揉,以压丸不滚动为原则。

疗效:痊愈(头痛消失,三个月内未复发者)三十四例,占百分之六十

五点四;显效(头痛消失,但三个月内又复发,经耳压后头痛又消失者)十

例;占百分之十九点二;好转(疼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八例,占百

分之十五点四,总有效率百分之百。

出处:《河南中医》一九八八,五,三十三。

3.取穴:枕、额、颏耳穴。

治疗方法:耳针或耳穴埋针法:用经络探测仪找到痛点并在测导电量处

进针,针刺处感觉痛、热、胀,麻等,如用螺旋状耳针,进针后用橡胶布封

住,以免耳针脱落。留针二至四日。在留针时间若出现头痛瞩患者自行按压

之。二次埋针间休针一至二日。若用毫针,进针深度为一至二毫米,不贯穿

耳廓,留针三十分钟,每五至十分钟捻转一次,每日治疗一次。四次为一疗

程。

疗效:经上法耳针治疗四十二例中,头痛消失二十七例,占百分之六十

四点二十九,减轻十五例。占百分之三十五点七一。

出处:《北京医学》一九八○,四,二百一十二。

l.取主穴:神门、额、枕、大肠、皮质下等相应部位和脏腑辨证取穴,

如侧头痛取三焦、胆,前头痛取胃、大肠,后头痛取膀胱、肾耳穴。

治疗方法:用胶布剪成一乘零点八厘米的小方块,将王不留行籽放于胶

布中心,然后贴在所选的耳穴上,每穴按压一至二分钟,每日按压三至五次,

间隔三至五日更换一次胶布。五次一疗程,休息二至三日再作第二疗程。

疗效:用此法治疗痊愈二十例,显效二十例,好转十八例,无效二例,

总有效五十八例,占百分之九十六点六。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一九八八,二;二十七。

2.取主穴:神门、脑干、镇静耳穴;配穴:脑点、头痛。

治疗方法:将胶布剪成菱形,将选好的绿豆敷于胶布中心,贴前用于棉

球将耳穴周围擦净,然后将敷胶布的绿豆对准选定的穴贴紧。

疗效:用此法观察治疗十一例患者,痊愈二例,显效四例,好转四例,

无效一例。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点九。

出处:《赤脚医生杂志》一九七七,九,十六。

3.取主穴:耳尖、神门、皮质下、枕耳穴为基本穴。

临证配穴:若辨证属肝郁气滞者加肝穴,心脾两虚者加心、脾穴,肾虚

者加肾,内分泌穴,胃炎和降加胃、三焦穴。又循经取穴;头痛病位在太阳

者加膀胱穴,阳明者加额穴,少阳者加颞穴,厥阴者加肝穴。

治疗方法:取王不留行数粒,方形胶布(零点六乘零点六厘米大小)数

块。用弹簧压力探摩捧选定穴位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弯或直的血管钳,

持取已贴好王不留行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并施加压力,使患者感到耳廓有

酸、麻、胀、热等感觉为宜。若能入静,并意守按压的耳穴,将气功窝入耳

压法中,疗效更好,每贴药一次,可放置耳穴上二至五日。七次为一疗程。

一疗程后休息一至二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疗效:经治疗二至十五次,平均七次,观察记录,有五十九例疼痛完全

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四十一例疼痛明显减轻,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五

例无效。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一九八七,九。

4.取穴:神门、枕、脑、额、肝、肾、胆耳穴。

治疗方法:取王不留行数粒,方形胶布(零点六乘零点六厘米)大小数

块,将王不留行籽放胶布中心,选一侧耳穴二至四穴,贴前用于棉球将耳穴

周围擦净,然后将敷胶布王不留行籽对准选定的穴贴紧。贴压三至五天换一

次,压丸期间,每日三餐饭后和头痛发作时,患者自行按压耳穴。

1.双手拇指抹前额,抹时从两眉中间印堂穴向上抹至前发际,再从印堂

向两边抹至太阳穴,各五十次。

2.双手拇指抵住太阳穴,用力揉按,以局部酸胀为宜,约一分钟。用于

偏头痛。

3.微屈手指,用四个手指由病侧头维穴起,至风池穴止,用力划头侧部,

以局部有热感为宜,约二分钟。用于偏头痛。

4.用拇指外侧缘,先自耳上向脑后推抹,再用其余四指自耳后上方向下

推抹,各约三十次,两侧交替进行。

5.用拇指端按压百会穴,并用双手十指指端叩击头部(以痛处为主),

双手交替进行,叩击约三分钟。

6.双手抱拢头部,用双手食指分别抵住双侧风池穴,用力揉捻,以痛胀

感上传为宜,约二分钟。

7.用拇指自耳后推抹至锁骨窝中,两侧各十五次。

8.用拇、食、中三指提拿肩井穴、拿捏合谷穴,各五次。

9.用双手或单手的拇指或食指,捏紧病侧头皮,提起,放松,反复操作,

约三分钟。

10.坐位,一腿搭于另一腿上,用拇指指端捏揉大敦穴,约一分钟。

11.用指甲切压手指的甲根穴。前额痛取双侧甲根的食根穴,偏头痛取患

侧甲根的环根穴,头顶、后头痛取双侧甲根的小根穴。切压时要有明显的痛

感,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约三至五分钟,若未缓解则持续切压。

说明:甲根穴位于手指背侧,沿甲根后缘自内角至外角向皮肤部零点一

厘米处,呈弧形。每指一穴,双手共十穴。每指的甲根穴分别称为:拇根穴、

食根穴、中根穴、环根穴、小根穴。

药方:当归、吴茱萸、乌头、莽草、蜀椒、川芎、白芷、

附子各等份适量。

制用:先按处方配制成软膏,然后将膏少许涂抹于体表穴位上(患处),

再采用摩法治疗。

注意:膏摩方中含有毒性药物,不可入口。

1.取主穴:剑上(胸骨剑突与胸骨体结合处),或剑尖(剑突尖处;配

穴:锁上一(位于胸锁关节处,锁骨内端的上缘)、反应压痛点。治疗手法:

采用滑动指压法,向上压剑突尖;再将手指按入胸骨上窝,压向锁骨端。

1.药物:瓜蒂、松萝条各等份。制用:共研末,用右手食指取少许(零

点三克左右),按于鼻孔,吸入鼻内,每日三至五次。

2.药物: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蔓荆子各九克,甘草三克。

制用:共研末。用右手食指取少许(零点三克左右),按于鼻孔,吸入鼻内,

每日三至五次。

3.药物,防风、瓜蒂、黍芦等分适量。制用:共研末。用右手食指取零

点三克左右,按于鼻孔,吸入鼻内,每日三至五次。

4.药物:雄*、盆硝、川芎、白芷、乳香、没药各等份适量。

制用:共研末。用右手食指取零点三克左右,按于鼻孔,吸入鼻内,每

日三至五次。

5.取细辛、白芷、藿香、川芎、踯躅花各九克,研末,鼻。

取穴:头部太阳、印堂穴;颈部风池穴。

操作方法:将手指用清水湿润,五指弯曲,用食指与中指的第二指节对

准听取穴位部,将皮肤挟起,然后松开,一起一落,反复进行,每个点挟撮

六至八次,或以皮肤出现橄榄状之紫红色充血斑为度。手法要求先轻后重。

取适量鲜闹羊花捣烂,外敷于后脑部或痛处。

注:闹羊花有毒,切勿过量使用。

取木梳每天梳头二三次,每次十分钟,先慢、轻,逐渐加快加力,十天

为一疗程。主要适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

1.头风痛(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取大枣一枚,红矾零点九克研

末,放入枣内,将枣放木火或蜡烛上烤,待烤出药味,即用鼻孔吸,边烤、

边吸,直至大枣烤焦,不出药味为止。左侧头痛。左鼻吸;右侧头痛,右鼻

吸;两侧头痛则用二枚大枣左右鼻孔同时吸。

2.风寒头痛:取冰片、白芷各三克,同研碎后卷成药捻,点燃后放鼻下

熏吸。也可用于牙痛的治疗。

3.头痛头晕:取天麻适量,以一比二的比例掺入烟叶,卷成香烟,点燃

吸烟。

1.取附子三十克研末,与艾绒适量和匀,装在布袋或瓶中,带在身上,

时时闻嗅。适用于寒性头痛。

2.取川芎茶调散(市售)一瓶,装入布袋内,带在身上,经常闻嗅。治

寒性头痛。

3.取白胡椒三十克,黑豆七粒,先研细末,与鲜姜一百二十克,大枣(去

核)七枚,葱白七根一起捣烂,装入布袋,带在身上,经常嗅闻,适用于偏

头痛。

4.取荜拨十五克,冰片三克,共研细末,装入布袋内,放在上衣口袋中,

每天嗅闻五至八次,左边头痛用右鼻嗅,右边头痛用左鼻嗅,适用于偏头痛。

5.取鹅不食草揉成团,装入布袋,带在身边,时常嗅闻。

6.取陈艾绒一团如鸡蛋大,装入布袋,带在身上,时时嗅闻,以鼻出*

水为度。

注意:对药物气味过敏者,不宜应用本法。

1.治疗外感风寒、风热头痛的方药

方1.白芷、菊花各九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方2.川乌一百五十克,研成细粉,用陈醋拌后炒热,再用纱布包成两包,

敷在疼痛最明显处,每日一次。

方3.决明子五十克,用火炒后研成细粉,然后用凉开水调和,擦在头部

两侧太阳穴处。

方4.川芎六克,细辛三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2.治疗鼻窦炎头痛的方药

方1.苍耳子十五克,炒*,水煎当茶饮。

方2.辛夷、升麻、栀子、蔓荆子各九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3.治疗外伤性头痛的方药

地肤子三十克,赤芍十克,红花十克,芥穗十克,僵蚕六克,红糖三十

克,茶叶零点五克。儿童酌减。诸药先煎二十分钟,入茶叶再煎十分钟,然

后去渣,再将红糖兑入药汁内溶化,早晚各服二分之一剂。服药第一天晚上

微出汗,以头面部见汗为宜,切忌发大汗,并忌食腥冷之物。

4.治疗偏头痛的方药

方1.*参十克,当归十克,白薇十克,生石决二十五克,每日一剂,水

煎分二次服。

方2.板蓝根三十克,生石膏十五克,豆鼓十克,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

剂。

方3.苦丁茶十克,藁本六克、鲜荷叶十克,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

5.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方药

方1.川芎十五克,晚蚕砂三十克,僵蚕二十至三十只(二十岁以上每岁

再加一只),香白芷十五克。上药共入砂锅内,加水一千毫升,煎至六百毫

升,用牛皮纸(或厚纸)将砂锅口糊封,并视疼痛部位大小,在盖纸的中心

开一孔,疼痛部位对准砂锅口熏蒸,用一块大

方手巾罩住头部,两目紧闭,每次十至十五分钟,每日一剂,每剂二次。

一般熏蒸两次,最多十次,复发者可再用。治疗期间切忌疲劳、饮酒、吸烟

及生、冷、辣之物。

方2.花生鲜叶一百至二百五十克,水煎,睡前服或分早晚两次服。

方3.白芷适量,研为细末,加入少量冰片,时时搐入鼻中。

方4.钩藤十克,太子参十克,炙全蝎十五克,大川芎十五克,紫丹参十

克,广地龙十五克。上药研末,每服三克,开水送下。发作时日服三次,不

发作日服一次,避免久服。

方5.白芷三十克,川芎、川乌、甘草各十三克,混合均匀。取一半炒*,

研细,另一半也同样研细,各过九十至一百二十包,以薄荷、茶叶各三克,

水二百毫升煮沸取汁送下,或用开水冲服,头痛甚者可临时服一包,但昼夜

不要超过四包。发作频繁者痛止后仍需眼药一周。服药期间忌劳累、气恼和

烟,酒、刺激性食物。

方6.当归六克,天麻、防风各九克,何首乌十五克,土获等五十克。水

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连服六剂。如果服药后头痛已止也要将六剂服完。

6.治疗血虚、气虚症头痛方药

方1.炙*芪三十克,当归十克,白芷十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

晚上头痛,自觉从项后向脑上冲痛,眉棱骨作痛,伴有心烦,手足心热,而

无血色等血虚症头痛。

方2.川芎三克:白附子一个:葱白十五克。先将川芎、白附子研成细粉,

然后将葱白捣烂,与药粉共调成糊状,贴在太阳穴上。适用于头痛时痛时止,

伴有精神疲倦,食欲不佳,耳鸣等气虚头痛。

方1.白萝卜一百克,白菜根二个。用法:水煎服,每日二至三次。

方2:柳枝二十克,茶叶五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至二次。

方3.苍耳子十五克,莲子十五克,大枣六个。用法:水煎服,每日二至

三次。

方4.野葡萄根十二克,艾叶十二克,蔓荆子六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二次。

方5.山楂二十克,陈皮十五克,冬瓜皮三十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

至二次。

方6.蚯蚓十五克,野菊花十五克,白僵蚕十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二

次。

方7.青蒿三十克、白萝卜叶三十克,山楂十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二至三次。

方8.猪蹄一个,白菊花三十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二至三次。

方9.枇杷叶十五克,*瓜藤十五克,百合十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二

次。

方10.*豆二十克,桑叶三十克,灯心草三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二

至三次。

方11.羊蹄二个,苏叶六克,生姜六克,葛根二十克。用法:水煎服,

每日一至二次。

方12.绿豆根十五克,羌活十二克,五味子三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一至二次。

方13.葱叶十五克,薄荷六克,大米十二克,莲子六克。用法:水煎服:

每日一至二次。

方14.夏枯草十五克,竹叶六克,大米二十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二

次。

方15.吴茱萸六克,木瓜十五克,白芷十二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二

次。

方16.柴胡十五克,芥穗十克,炒山楂十五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二

次。主治偏头痛。

方17.白萝卜叶三十克,*芩十二克,甘草六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二至三次,主治偏头痛。

方18.地骨皮二十克,枸杞子十五克,野菊花十五克。用法:水煎服,

每日二次。主治偏头痛。

方19.杏仁十二克,荷叶二十克,大青叶十五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二次。主治偏头痛。

方20.胡萝卜二百克,鸡蛋壳三十克,冰糖十五克。用法:水煎服,每

日二次。主治偏头痛。

方21.芥菜三十克,杜仲十五克,干姜三克,大枣十个。用法:水煎服,

每日二次,主治偏头痛。

方22.丝瓜络三十克,艾叶十五克,乌蛇十八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二次,主治偏头痛。

方23.桑叶三十克,*瓜叶六十克,茶叶六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二

次。主治偏头痛。

方24.槐花十克,丝瓜藤三十克,小茴香六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二

次,主治偏头痛。

方25.甜瓜子一百克。用法:用白酒浸泡十五天,取出,焙干,研末,

每眼三克,每日二次,*酒十毫升送服。

方26.水蛭十二克,当归十五克,仙鹤草十五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二次。

方27.杜仲十五克,细辛三克,苡仁三十克,炙甘草十克。用法:水煎

服,每日二次。

方28.核桃仁六十克,生姜三片,红糖三十克,大枣六个。用法:将大

枣去核,与前药共捣烂,一次食用,每日一次。

方29.木瓜二十克,鸡血藤三十克,土元六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

次至二次。主治偏头痛。

1.元精石末,入羊胆中,阴干,碾成粉末,吹鼻中,立止。

2.头痛欲死者,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3.远志末不拘多少,鼻中,虽痛不可忍者亦止。

4.当归二两,酒一升,煎取六合,饮之,日再服。

5.高良姜生研,频鼻中,即止。

6.薪艾揉为丸,时时嗅之,以*水出为度。

7.头痛连睛,牛蒡子、石膏,等分为末,清茶调服。

8.牛莽茎叶,捣取汁二升,无灰酒一升,盐花一匙头,慢火煎稠戚膏,

以摩痛处,风毒自散,摩时须极力令热,乃效,冬月用根。

9.决明子炒研,茶调敷两太阳穴,干则易之,一夜即愈。

10.蓖麻仁半两,枣肉十五枚,去核,捣涂纸上,卷筒,插入鼻中,下清

涕即止。

11.用腊月乌头一升,炒令*,末之,绢袋盛,浸三斗酒中,逐日温服。

12.附子炮,石膏煅,等分为末,入脑麝少许,每服五分,茶酒任下。

13.川乌头、天南星等分为末,葱汁调涂太阳穴即年久头痛亦止。

14.川乌头末,烧烟熏碗内,温茶泡服。

15.草乌头炮去皮尖半两,川乌头生去皮尖一两,藿香、乳香三皂子大为

末,每眼二钱,薄荷姜汤下,食后服。

16.草乌头,栀子等分为末,自然葱汁,随左右调涂太阳及额上,勿近眼,

避风。

17.天南星、茴香等分,生研末,盐醋煮面糊丸,每食后,姜汤下二十丸。

18.头风热痛,山豆根末,油调涂两太阳。

19.豉汤洗头,避风取汁,瘥。

20.用大蒜七个,去皮,先烧红地,以蒜逐个,就地上磨成膏子,却以僵

蚕一两,去头足,安蒜上,碗覆一夜,勿令透气,只取蚕研末,入鼻内,

口中含水,甚效。

21.菜菔子生姜,等分,捣取汁,入麝香少许,入鼻中,立止。

22.头痛不止,杨梅为末,以少许鼻,取嚏,妙。

23,杨梅为末,每食后,薄荷茶服二钱,或以滑风散同煎服,或同捣末,

以白梅肉和丸弹子大,每食后,葱茶嚼下一丸。

24.吴茱萸煎浓汤,以新棉染,频拭发根,良。

25.片脑一钱,纸卷作捻,烧烟薰鼻,吐出痰涎,即愈。

26.卒患头痛,皂角末吹鼻,取嚏。

27.白棘倒钩四十九个,烧存性,丁香一个,麝香一皂子大,为末,随左

右鼻。

28.蚱蝉二枚,生研,入乳香,朱砂细末各半分,丸小豆大,每用一丸。

随左右纳鼻中,出*水为效。

29.白僵蚕,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临卧时茶服,日二服。

30.卒然头痛,白僵蚕为末,用热水调下二钱,立瘥。

31.大蒜一个,去皮,研取自然汁,令病人仰卧垂头,以铜著点少许,滴

入鼻中,急令入脑,眼中泪出,瘥。

32.丁香一钱,白芷半两,瓜蒂一两,为细末,每用半字,吹入鼻中,即

瘥。

33.患风头痛,虽重棉厚帛,不能御风寒者,用艾叶揉如棉,以帛夹住,

包头上,用熨斗熨艾,使热气入内,良久即愈。

34.苍耳、川芎、当归,等份为末,每服三钱,临卧茶调下。

35.生乌头去皮捣烂,以大醋和,涂放布上,薄痛处,须臾,痛止,日夜

五六薄,逐痛处薄之,此方治卒中恶风头痛屡验。

36,芥子为末,醋和,敷头一周时。

37.蜀椒二升,以水煎取汁,沐发,良。

38.盐半升为末,以麻油一升,合煎一宿,令消尽,涂头,石盐尤良。

39.生乌头一钱,白芷四钱为末,茶服一字,仍以末鼻效。

40.头顶强痛,用宣木瓜两个,取盖,去瓤,没药二两,乳香二钱半,二

味入木瓜内,缚定,饭上蒸三四次,烂研成膏,每用三钱,又入生*汁半盏,

无灰酒两盏,暖化温服。

41.治阳明头痛:

(1)石膏、川芎、自芷等份为末,每服三钱,茶清调下,名石膏散。

(2)香白芷一味,洗晒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嚼一丸,茶清,或荆芥

汤化下。

42.治少阳头痛:片*芩晒于为末,每服二钱,茶酒任下。

43.治太阳头痛:羌活、防风、红豆,等份为末,鼻。

44.治风寒头痛:

(1)当归、木通各等份,酒浸三昼夜,重汤煮熟,趁热饮之,去枕卧,

立愈。

(2)川芎、当归、熟地、连翘、薄荷各二钱,放碗内,将滚汤冲下,鼻

吸其气,候温即服,立愈。

(3)大附子或大川乌头二枚,去皮蒸过,川芎、生姜各一两,焙研,茶

汤调服一钱,或剉片,每用五钱,水煎服。

45.治风热头痛

(1)川芎一钱,茶叶二钱,水一盅,煎五分,食前热服。

(2)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

(3)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为末,每服一钱半,茶调下。

(4)地龙炒研,姜汁、半夏饼、赤茯苓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生姜荆芥

汤下。46.治风虚头痛:

(1)杏仁去皮尖,晒干研末,以水九升,研滤汁,煎如麻腐状,取和羹

粥食之,七日后,大汗出,诸风渐减,但须慎风冷,忌食猪鸡鱼蒜醋。

47.治风毒头痛:

(1)大附子一枚,炮去皮为末,以生姜一两,大黑豆一合炒熟,用酒一

盏,煎七分,调附末一钱温服。

(2)大川乌头生去皮四两,天南星炮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细茶三钱,

薄荷七片,盐梅一个,水一盏,煎七分,临卧温服。

48.治气虚头痛:

(1)川芎为末,腊茶调服二钱,甚效。

(2)大附子一枚,剜心令空,入去毒全蝎五枚在内,以余附末,同钟乳

粉二钱半,白面少许,水和作剂,包附煨熟,去皮研末,葱涎和丸梧子大,

每椒盐汤下五十丸:

(3)用上春茶末调成膏,置瓦盏内覆转,以巴豆四十粒,作二次烧烟熏

之,晒干乳细,每服一字,别入好茶末,食后煎服,立效。

49.气攻头痛:胡芦巴炒,三棱酒浸焙各半两,干姜炮二钱半,为末,每

服二钱,姜汤或温酒下。

50.治气郁头痛:香附子炒四两,川芎二两为末,每服二钱,腊茶清调下,

常服除根。

51.治气厥头痛:天台乌药,川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腊茶清调下。

52.治痰厥头痛:

(1)水苏叶五两,皂英炙去皮子三两,芫花醋炒焦一两为末,炼蜜丸梧

子大,每食后服二十丸,荆芥汤下。

(2)牛蒡子炒、旋覆花,等分为末,腊茶清服一钱,日二服。

(3)附子炮三分,釜墨四钱,冷水调服一钱,当吐即愈,忌猪油冷水。

(4)白附子、天南星、半夏等分生研为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丸绿

豆大,每服四十九丸,饭后姜汤下。

(5)痰厥头痛如破者,乌梅肉三十个,盐三撮,酒三升,煮一升,顿服,

取吐即愈。

(6)半夏五钱,巴霜一份,面糊为丸,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

(7)饮茶一二升,须臾吐,吐毕又饮,如此数次,须吐涎痰尽为止,不

损人,待渴,即瘥。

53.治风痰头痛:

(1)草乌头炮去皮尖半两,川乌头生去皮尖半两,藿香,乳香三皂子大

为末,每服二钱,薄荷姜汤下,食后服。

(2)天南星一两,荆芥叶一两,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每食后,姜

汤下二十丸。

(3)天南星、茴香等分,生研末,盐醋煮面糊,丸如上法服。

(4)苦瓠膜取汁,以苇管灌入鼻中,其气上冲脑门,须臾,恶涎流下,

其病立愈除根,勿以昏晕为疑干者浸汁亦效,其子为末,吹入亦效。

(5)栀子末和蜜,浓敷舌上,吐,即止。

(6)白附子泡去皮脐半斤,石膏锻红半斤,朱砂二两二钱半,龙胆一钱,

为末,粟米饭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九,食后茶酒任下。

54.治痰热头痛:壮实人气实有痰,头痛眩晕,大*酒浸三次,为末,茶

调服。

55.治肾厥头痛:大附子一个,炮熟去皮,生姜半两,水一升半煎,分三

服。

56.治肾虚头痛:

(1)硫磺末,食盐等份,水生调面糊,丸梧子大,每服薄荷茶下五丸。

(2)硫磺六钱,乌药四钱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五丸,食后茶清

下。

57.治温热头痛:黑牵牛七粒,砂仁一粒,研末,并水调汁,仰灌鼻中,

待涎出即愈。

58.治热病头痛:大括萎一枚,去瓤,细锉,置瓷碗中,用热汤一盏泡之,

盖定,良久,去渣服。

59.治温家头痛:瓜蒂末一字,入鼻中,口含冷水,取出*水,愈。

60.治血风头痛:女人患此者,至为困苦,用草乌头、栀子,等分为末,

自然葱汁,随左右,调涂太阳及额上,勿近眼,避风。

61.治头眩头痛:

(1)风热上冲,头目晕眩,或胸中不利,川芎、槐角子各一两为末,每

服三钱,用清茶调下。

(2)首风旋晕,多汗恶风,胸隔痰饮,川芎一斤,天麻四两,为末,炼

蜜丸如弹子大,每嚼一丸,茶清下。

(3)头风旋晕,痰逆,恶心懒食,真零陵香,藿香叶,莎草根炒,等分

为末,每服二钱,茶下,日三服。

(4)苍耳叶晒于为末,每服一钱,酒调下,日三眼,若吐,则以蜜丸梧

子大,每服二十丸,十日全好。

(5)湿热眩晕,不可当者,酒炒大*为末,茶清服二钱,立效。

(6)目赤头旋,眼花面肿,风热上攻,用排风子焙,甘草炙,菊花焙,

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卧时,温水下。

(7)头晕吐逆,胃冷生痰,用川干姜炮二钱半,甘草炒一钱二分,水一

盅半煎,减半服,累用有效。

(8)头风旋晕,蝉壳一两,微炒,为末,非时酒下一钱,白汤亦可。

(9)头目眩晕,大*、荆芥穗、防风各等份,水煎服,以利为度。

(10)失血过多,眩晕不醒,芎、当归,酒浸等分,每服四钱,水煎

温服。

(11)头晕目眩,当初夏新丝上市时,用鸡蛋七个,置煮茧锅中,煮至

七日七夜之久,然后取出,分数次食之,第一年食七个,第二年食七个,后

即永不复发。

(12)风眩头痛,自菊花为末,酒调服一钱,日再,或浸酒,成取嫩茎

叶作羹,亦良。

(13)苍耳叶晒干为末,每服一钱,酒调服,日三服。

(14)生白果肉二枚,杵烂,开水冲服,至重者,五次必愈。

62.治头鸣头痛:

(1)状如虫蛀,名天白蚁,用茶子为末,吹入鼻中,取效。

(2)甘菊花浓煎,频服取效。

(3)女贞子、旱莲草,等分为末,橄榄汁为丸,桑叶汤下。

(4)桑叶、黑芝麻、丹皮、栀子,等分研末,蜜丸,陈细茶煎汤服。

1.山羊脑一具,川芎、藁本、蔓荆子各六克。水煎羊脑至熟,调白砂糖

适量,日服一剂。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

2.葵瓜子九十克,母鸡一只。葵瓜子去壳取仁,母鸡去毛及内脏洗净,

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炖煮,待肉熟后,喝汤吃肉,可分三至四次服完。适

用于外感风寒头痛。

3.猪脑一个,天麻十克,同置锅内加适量水,以小火煮炖一小时成稠厚

羹汤,捞去药渣。一日内分次喝汤吃猪脑。经常食用。可用于治神经性头痛。

4.鸡蛋二个,白芷十克,川芎三克。将鸡蛋洗净外皮,与白芷、川芎共

放锅中加水煎煮,待蛋熟后,吃蛋喝汤,每日一剂。可用于外感风寒头痛。

5.葱白茎三节,自芷十克,绿茶叶十克,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汤,代茶

饮服。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

6.鸡蛋两个,白菊花三十克,白芷三十克,川芎三十克,防风十五克。

用针将鸡蛋扎数十个小孔备用。用水煎各药,待沸后放入有孔的鸡蛋继续煎

煮,待蛋熟后,去蛋壳和药渣,吃蛋喝汤。外感风寒、风热均可用。

7.猪脑一个,冰塘三十克,川芎九克,白芷九克,水煎服并食猪脑。可

用于外感风寒头痛。

8.荷叶鸡蛋:将一张荷叶,二十克红糖,一枚鸡蛋同煮,蛋熟去渣,每

日一次,连服六次。

主治:脏腑内伤,阳气阻塞,浊邪上踞引起的头痛。

来源:经验方。

1.荠菜茶:春天夏初采荠菜全草洗净晒干,切碎备用。每次十至十五克

(日二次),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用:清热利尿,降压。适用于肝阳亢盛,头昏目眩之高血压患者。选

按: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性平味甘,《得配本草》载:“入足厥阴经”。

故有清肝作用,《日用本草》云“凉肝明目”即此意也。药理研究证明本品

醇提取物能使狗、猫、兔及大鼠血压下降。浸膏对狗、豚鼠的冠状血管有舒

张作用。

2.玉米须茶:取玉米须洗净晒干,切碎备用。每日二十克,沸水冲泡,

代茶频饮。

功用:利尿泄热,降压。适用于慢性肾炎和早期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

选按: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性味目平。《民间常用草药汇

编》载:此“能降血压,利尿消水肿”。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显著的降压

作用,对人和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

3.菊花茶:白菊花十至十五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用:疏风,清热,平肝,明目。适用于早期高血压、更年期高血压所

致眩晕、头痛、耳鸣等症。

4.菊花龙井茶:菊花十克,龙并茶叶三克。沸水冲泡,焖十分钟后,代

茶频饮。

功用: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选按:菊花性味甘、苦、凉、无毒。《神农本草》列为上品,“主诸风

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血,轻身耐劳延年。”

《药性论》云:菊花“能治热头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散。”

《后汉书》引《荆丹记》云:“古代南阳郡邮侯国人常饮菊花水,世代长寿,

县太尉胡广父患风赢(中风)恒汲饮此水,疾遂瘳。”据现代药理研究,本

品能使周围血管扩张而有降压作用。故能治疗旱期高血压病及肝火上亢所致

头痛等症。

5.决明子茶:决明子炒*碾碎,每次十至十五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一日量)

功用:清热,明目,通便。

选按:决明子系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草决明的成熟种子。我国均有种植

或野生。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述其功能“主青盲,目淫,肤

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轻身。”《本草正义》亦云“决明

子明目,乃滋益肝肾,以镇潜补阴为义,是培本之正治,非如温辛散风,寒

凉清降之止,为标病立法者可比,最为有利无弊。”《药性论》则云“利五

脏,除肝家热”。凡是由于肝火上冲,或风热壅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

头昏,头痛等,皆为必用之药。民间称之为“土咖啡茶”。据近代药理分析,

决明子除含有粘液质、蛋白质、脂肪油、大*酸、大*索、大*酚外,还含

有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经动物实验证明,它有降低血压,血脂作用。有

人报道,用决明子茶治疗观察一百例,治疗前血清胆固醇在百分之二百一十

至百分之四百八十四毫克之间,平均为百分之二百四十六点九一毫克,治疗

后降至百分之一百一十至百分之二百零八毫克之间,平均为百分之一百五十

三点七毫克,平均下降百分之九十三点一毫克。有部分病例服药后均有不同

程度的下降,二周内有百分之八十五降至正常水平,四周内降至正常水平的

有百分之九十六,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八。眼药后为百分之八十五的病人

的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有所改善。因此,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可以长

期饮用本方。

6.山楂茶:取山楂压扁,每次三十克,放茶杯中,沸水冲泡,焖二十分

钟,代茶频饮。以味淡为度。

功用:酸甜沁脾,提神醒脑,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增进食欲。

选按:山楂,别名映山红果,棠球,赤枣子,海红。又因为它是野鼠、

山猴爱吃的山果,所以又叫鼠楂,猴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野生或栽培。山

楂有南北之分,南山楂果实较小,色红质坚,味酸涩,多原粒入药,常供收

敛止泻之用;北山楂果实大,皮色红,果肉厚,味酸甜,多切片晒干入药,

主要供健胃消食化积之用。山楂不仅是人们十分喜爱的果品,同时也是极好

的中药。《本草纲目》载:山楂能“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

滞血痛胀”。《日用本草》载:“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隔,消血痞气块。”

据现代药理研究,山楂能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含量,并有强心作用。

故本方对高血压、高血脂及老年性心脏衰弱,冠心病患者,可以长期饮用。

7.夏枯草茶:夏枯草三十克,制成粗末,放茶杯中,沸水冲泡,焖十五

分钟后代茶饮。

功用:清肝火,散郁结。适用于早期高血压和高血压头痛,眩晕等症。

选按: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于夏季采收备用。《本草正义》

载:“本品“善于宣泄肝胆木火之郁窒,而顺利气血之运行。”《本草求真》

云“一切热郁肝经等症,得此治无不效。”《现代实用中药》载此“为利尿

药,并能治高血压,能使血压下降。”据药理研究,本品煎剂对麻醉狗和实

验性高血压的狗有降压作用。临床观察,夏枯草对高血压患者能降低血压和

减轻伴随症状。

8.车前子茶:车前子,每日三十克,洗净煮汁当茶饮。或放入茶杯中,

沸水泡焖代茶饮。

功用:清热利尿,降压。本方为高血压,慢性肾炎水肿患者的常用茶方。

选按:本品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的种子,《神农本草经》载:“久服轻

身耐劳”。诗人张籍有“开州午日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的赞语。现代

药理研究证明,本品可增加水、尿素、尿酸和氯化钠的排泄,有明显的利尿

和降压作用。

9.柿叶茶:柿树叶,洗净晒干揉碎备用。每日十五至二十克,代茶泡饮,

可加白糖适量。

功用:降气,镇静,止挛。适用于各期高血压的辅助治疗。

选按:本品为柿科植物柿树叶,味苦微寒,无毒。经药理研究,本品含

*酮甙、鞣质、维生素C等、*酮甙能降低血压,并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百分之三十三至百分之三十六,长期饮用,可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

10.蚕豆花茶:取蚕豆花十克,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盖焖十分钟后,

代茶频饮。以味淡为度。

功用:清热,凉血止血,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咳血,鼻衄、血

痢、带下病等。

选按:本品清明前后开花时采收,晒干备用。以花朵干燥,完整,紫黑

色者为佳。性味甘平。当凉血止血,降低血压之功效,《上海常用中草药》

言其“止血,止带,降血压,治各种内出血,白带,高血压病”。

11.小蓟茶,小蓟全草去根,洗净切碎晒干备用。每日五十克至一百克,

煎水代茶频饮。

功用:清热降压,凉血、止血,散瘀。

选按:本品为菊科植物小蓟的全草,性味甘凉无毒。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夏秋两季可采。《上海常用中草药》载其能“清热,降血压,止血”。据药

理研究,本品含生物碱,皂甙,有显著和持久的降压作用。还可降低血液中

的胆固醇,并有利胆作用。用本品五十克以下煎服,血压无明显变化,五十

克以上大至一百五十克,血压明显下降,二百克以上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头

昏目眩等。故用本方治疗高血压应掌握适当剂量。

12.茵陈茶:茵陈六十克,洗晒切碎,煎水代茶频饮。

功用:清热利湿,退*降压。

选按:本品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嫩茎叶,三月采集最佳。其性凉,味

苦无毒,是治疗*疸的主药。《本草再新》言其能“泻火,平肺:利湿,消

肿。”据现代药理研究,本品的水浸剂及精制剂有降压利尿作用。其降压作

用是通过中枢及内脏血管扩张而致,所含香豆素类具有降脂活力,可以降低

动物血清及主动脉弓段胆固醇含量,使主动脉病变明显减轻。所以茵陈不仅

用于治疗*疸,同时对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故本方主要适宜于高血压,高

脂血症患者。

13.罗布麻叶茶:罗布麻叶,洗净切碎,每次三至六克,日三四次,沸水

冲泡,代茶频饮。

功用:降压利尿,平肝安神。适用于高血压头眩头痛等。

选按:本品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叶,性味甘苦微寒。《中国药用植

物图鉴》载:“嫩叶蒸炒揉制后代茶,有清凉去火,防止头晕和强心作用。”

《陕西中草药》亦载罗布麻“清凉泻火,强心利尿,降血压,治心脏病,高

血压,神经衰弱,肾炎浮肿。”现代药理研究称本品的水浸液有类似毒毛旋

花子素的强心作用,对肾性高血压有明显而稳定的降压作用,并能防止心肌

及冠状血管硬化。用本品开水泡茶喝半年,对高血压头眩头晕患者治愈率达

百分之九十三点五。

14.银菊茶:银花、菊花各二十至三十克。头晕明显者加桑叶十五克;动

脉硬化、血脂高者加山楂十至二十克。上药共制粗末为一日量,分四次,沸

水冲泡,代茶频饮。不可煎熬,易破坏有效成份。

功用:清热,平肝,降压。适用于肝火旺的高血压头痛,眩晕患者。

选按:金银花性寒,味甘苦,现代药理研究,本品能减少肠道对胆甾醇

的吸收。菊花性凉,味甘苦。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使周围血管扩张而

有降压作用。据报道用此茶方观察四十六例,服药三至七天后,头痛、眩晕、

夫眠等症状,逐步缓解,并随之血压渐降至正常者三十五例,其余病例在服

药十至三十天后,自觉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15.山楂荷叶茶:山楂十五克,荷叶二十克,共制粗末,煎水代茶频饮(每周一付)。

功用:清凉,消滞,降压,消脂。

选按:

山楂能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而使血压下降,口服山楂亦能增加胃中酶类分泌,

促进消化,久服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荷叶有消肿,降脂和扩张血管而降压作用。本方对高血压,高血脂引起的头痛,眩晕等有一定的疗效。

16.葛根茶:葛根,洗净切薄片,每日三十克,煎水代茶饮。

功用:升阳解肌,除烦止渴。

选按:葛根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本品含葛根素、*酮类,总*酮及葛

根素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血管阻力下降。

根据临床观察,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能改善脑循环,其作用温和,对高

血压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症状,均有改善作用。据报道,治疗高血压

病颈项强痛,观察五十二例,连服二至八周,症状消失者十七例,明显减轻

三十例。故本方适用于高血压头痛症。

17.三子茶:荠菜子、有葙子、决明子各六克,共研末纱布包,沸水冲泡,

代茶频饮。(日一付)

功用:平肝,降压。适用于各期高血压头痛、眩晕等症。选按:莽菜子

善祛风明目。《药性论》云:“补五脏不足”。据药理研究,本品有降低血

压作用。青葙子、决明子善清肝火。明目。《子华子本草》载:“青葙子治

五脏..镇肝。”据药理研究,青葙子含青葙子油脂,烟酸和丰富的硝酸钾。

动物试验,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决明子降压作用更明显,三药配伍,疗效尤

佳。

18.决明菊花茶:草决明三十克,野菊花十二克,将决明研细,共放茶杯

中,沸水冲泡代茶饮。功用:平肝潜阳,降压。

选按:草决明即决明子,含蒽醌类物质,有降血压,利尿和缓泻作用。

野菊花,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二药合用,可提高清热降压的功能,对高血压

头痛有显著疗效。

19.猪毛菜茶:猪毛菜十五克,洗净切碎。煎水代茶饮。

功用:平肝,降压。适用高血压及肝阳头痛。

选按:本品为藜科植物猪毛菜的全草,夏季采集洗净晒干备用。其性味

甘淡凉。动物试验,本品具有明显持久的降压作用。《河北中药手册》载其

是“活疗高血压头痛的良药”故本方适用于高血压及肝阳头痛。

20.三宝茶:普洱茶、菊花、罗汉果各等份,制成粗末,用纱布袋分装,

每袋二十克,每用一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用:降压,减肥,消脂。适用于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及肝阳头眩头痛

等。

选按:《本草纲目拾遗》载:普洱茶“解油腻、牛羊毒,逐痰下气,刮

肠通泄。”《本草再新》亦云“治肝胆浮热”。有消肉食,逐风痰,泄热解

毒之功。与菊花,罗汉果配合,清凉平肝作用尤佳。

21.杜仲茶:仕仲十五克,棕榈叶三十克,夏枯草五克。先将杜仲放盐水

中拌透吸收,再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取出晾干。然后共制粗末,

代茶泡饮。

功用:滋肾,平肝潜阳。

选按:杜仲性味甘温,经动物实验证明社仲有镇静和显而持久的降压作

用,并证明盐水炒杜仲的作用强于生社仲。曾有报道:用杜仲治疗高血压病

一百一十九例,经一至二十三个月的观察,平均九点一个月,疗效满意者五

十一例,占百分之四十二点八;有进步的十五例,占百分之十二点六;无效

的五十三例,占百分之四十四点六,但未发现不良反应,对头晕症状有较大

改善。《云南中草药》载棕榈叶“治高血压,多梦遗精。”三药同用,能防

治高血压并适用于肝肾亏虚头眩头痛。有人认为是预防中风的良方。

22.西瓜决明茶:干西瓜翠衣,草决明各九克,制成粗末,沸水冲泡代茶

饮。夏季西瓜翠衣可用新鲜的三十克。

功用:清凉、平肝、降压。

选按:西瓜翠衣即西瓜皮之外表皮层。性味甘凉,入心、胃、膀胱经。

《简明中医辞典》载其有“利屡降压”作用,与决明子同用,防治高血压病,

头眩伴有水肿,其效尤佳。

23.菊槐绿茶:菊花、槐花、绿茶各三克。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焖五

至十分钟,代茶频饮。

功用:清热,平肝。

选按:菊花清热平肝,伍以槐花清肝火以降血压,其效更佳。所以本方

适用于肝阳亢盛之各期高血压患者。

24.望江南茶:望江南(金角子)炒焦研末,瓶装备用。每次三克,加砂

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日三四次)

功用:清肝明目,健胃通便。

选按:本品为豆科植物望江南的子荚。性味甘苦凉。《南宁市药物志》

云:望江南能“平肝火、明目”。《广西中药志》亦云“清肝、明目,治头

晕”。据研究,本品含挥发油,其水煎剂有降压作用。据报道,用望江南治

疗肝阳上亢头痛十八例,近期治愈十五例,疗效非常满意。故本方治疗高血

压头痛有效。

25.槐花茶:槐花六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用:清肝、凉血止血。

选按:本品为豆科植物槐树的花朵,宜于夏季盛开时采收晒干备用。其

性味苦凉,《医林纂要》载:能“泻心火,清肝火”,《本草求原》言其“为

凉血要药”。据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芸香甙及其贰无槲皮素,能保持毛细

血管正常的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有显著的降压作用。故本方

适用于高血压病防治及高血压病的脑出血辅助治疗。

26.三七花茶:三七花五克,代茶泡饮。

功用:清热,平肝,降压。

选按: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花,性味甘凉。《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本方治疗“急性咽喉炎,头昏、目眩、耳鸣”。《中药大辞典》用本方专

治“头晕、目眩、高血医”等,说明三七花具有清热平肝降压的功能。据药

理实验结果证明,三七有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使心肌耗氧量减

少;又有降低动脉压的作用。故本方当茶饮用,可防治高血压。

27.钩藤茶:钩藤制成粗末,每日六十克分二次,沸水冲泡,盖焖十至二

十分钟,代茶频饮。

功用:清热平肝,息风定惊。选按:钩藤性味甘凉,《本草纲目》载:

本品“治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本草述》谓“治中风瘫痪,

口眼斜。”据研究报告:本品有温和的降压作用和明显的镇静作用。经观

察治疗一百余例,服药后多数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可降至正

常或接近正常范围。随着血压下降,头晕、头痛、心慌、失眠等症状亦有减

轻或消失。

28.苦丁茶:苦丁茶、菊花、桑叶、白茅根、钩藤各六克,制成粗末。煎

水代茶饮。

功用:清热,平肝。

选按:苦丁茶为冬青科植物构骨和大叶冬青的叶,外表绿得色或*绿色,

与一般粗茶相似,用沸水泡开后,伸展的叶片为阔披针形及卵状披针形,边

缘有锯齿,浸液味苦,与普通茶叶不同。《本草求原》载其能“清头目”。

《中国医学辞典》亦云“散风热,清头目,治耳鸣耳聋”。桑叶、菊花、钩

藤均能清热、平肝,白茅根有清热利尿和降压作用,诸药配伍,重在清热平

肝。故本方适用于血匝偏高,头胀头痛者。

29.桑根白皮茶:桑根白皮,洗净切丝,晒干备用。每日三十克,煎水代

茶频饮。

功用:降压利尿。

选按:本品性味甘寒,有利尿和持久而缓慢的降压作用。适用于身体肥

胖,素有痰湿,血压偏高的眩晕症,亦可用于尿量减少,时有浮肿者。

30.旱芹车前茶:鲜旱芹菜,鲜车前草各一百克,洗净切碎。煎水代茶频

饮。

功用:平肝,清热,利尿,降压。

选按:芹菜性味甘苦凉,以鲜品为佳。《本草推陈》云:“治肝阳头昏,

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症”。据药理研究,本品富含维生素和矿

物质,尤以P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的含量为高;动物试验证明有

一定的镇静作用,具有明显的降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据报道治疗观察

十六例,有效十四例,无效二例,对原发性、妊娠性及更年期高血压均有效。

车前草性味甘寒,功专清热利水明目,据临床观察大剂量有降压作用。本方

适用于高血压头昏目眩,时有浮肿者。

31.梧桐茶,采开花前的鲜梧桐叶,每日三十克,切碎,先用开水冲去头

遍,续用沸水泡五至十分钟,代茶频饮。

功用:祛风除湿,降压。

选按: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梧桐树的叶。药理研究报告,有降低血压和

降低血清胆甾醇的作用。曾观察治一百例,服药二月后降压的总有效率为百

分之八十六,血清胆甾醇的下降率为百分之八十。故本方运用于高血压病,

对于老年并发动脉硬化的病人,尤为适宜。

32.清热理气茶:甘菊花、霜桑叶、炒谷芽各九克,桔红、炒枳壳各四点

五克,鲜芦根十克,炒建曲六克,羚羊角片一点五克。每日一付,制粗末,

煎水代茶频饮。

功用:清热明目,理气和中。

选按:菊花、桑叶清热明目,桔红、枳壳理气和中,芦根清肺胃之热,

羚羊清肝胆之火。全方清上焦头目为主,理气则以脾卑为要。据方测症,本

方运用于旱期高血压。头昏目眩、面红目赤、恶心呕吐等症。

方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33.萝芙木根茶:萝芙木根,洗净切碎晒干,每日五十克,加白糖适量,

水煎代茶频饮。

功用:清热,活血,降压。

选按:本品的降压成份——生物碱含量主要在根部,目前已提取出二十

种以上的生物硷,其中以“利血平”为最主要。其降压作用温和而缓慢持久,

特别对早期高血压病,效果较为显著。它还有镇静用作,能改善心跳,头痛,

失眠等症状,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

34、降压茶:野菊花一千克,夏枯草一千五百克,荠菜花一千五百克,

决明子二千克。先取荠菜花、夏枯草、决明子各二分之一量,与野菊花共研

粗末,其余加水煎煮二次,合并滤液,浓缩至二千五百毫升,加入面粉二斤

(面粉以开水打成糊,可加入糖适量以调味)充分搅和后,与药粉混合揉匀,

用模压成茶块,烘干备用。每块重二十克。

动用:清热祛风,降压。

选按:本方所用之药品,均为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经混合加工成降

压茶块,方便适用。据报道,用本品治疗和观察十二例,均有显著的降压效

果。如病例李××,女,四十七岁,患高血压,两年来经常头晕、耳鸣、大

便干结,血压/92左右,用本方饮用七天,诸症悉减,二十天后一切正常,

观察半年未见上升。

35.川芎茶:川芎、茶叶各六克,共制粗末,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日二

付)

功用:活血,祛风,止痛。

选按:川芎辛温,能行气开郁,祛风活血,止痛。《神农本草经》载“主

中风入脑头痛”。《医学启源》云“补血,治血虚头痛。”李云:“头痛

须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经药。”药理研究:本品含挥发油、生物碱,阿

魏酸等,有镇静、镇痛、镇痉作用。并能扩张周围血管,使冠状动脉血流量

和下肢血流增加,血压下降。故本方用于头风病偏正头痛均有疗效。

36.香附川芎茶:香附子、川芎、茶叶各三克,制成粗末,沸水冲泡,代

茶频饮。

功用:舒肝,行气,止痛。选按: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很茎,《本

草纲目》载:“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药理研究:本品有

显著的镇痛作用。与川芎、茶叶合用,疗效更佳。本方适用于肝气郁滞所致

的慢性头痛。

37.辛荑花茶:辛荑花二克,苏叶六克。上药制粗末,沸水冲泡,代茶频

饮。

功用: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选按:辛荑为木兰科植物辛荑或玉兰的花蕾,味辛入肺,上通于鼻。《神

农本草经》谓其“治头痛、憎寒、瘙痒。”具有散风寒,通窍功效。合苏叶,

其效更著。药理研究,辛荑花蕾的挥发油有收缩鼻粘膜血管的作用,适用于

鼻缘性头痛。

38.苍耳川芎茶:苍耳子(去刺杵碎)十克,川芎十克。煎水代茶饮。

功用:活血,通窍,止痛。

选按:二药均属辛温,苍耳子祛风通窍、川芎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是治头痛的要药,故本方适用于风寒头痛等。

39.*爪藤茶:*爪藤一百克。洗净切碎煎水代茶饮。

功用:清热利尿,平肝利胆,适用于高血压。

40.侧柏叶茶:侧柏叶六克,白糖适量。侧柏叶制成粗末,沸水冲泡,代

茶频饮。

功用:降压,适用于高血压。

41.香蕉根茶:香蕉根三十至六十克,切片煎水代茶频饮。

功用: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适用于高血压。

42.玉决菊荠茶,玉米须、决明子、菊花、荠菜各十至二十克。共制成粗

末,煎水代茶频饮。

功用:平肝降压,适用于高血压。

43.清热理气茶:甘菊、桑叶、炒谷芽、麦冬各九克,茯苓十二克,枳壳、

泽泻各四点五克。共制粗末,每日一付,水煎代茶饮。

功用:清热明目理气和中化湿,适用于高血压头痛目赤,时有浮肿。

方源:《慈禧光绪药方选议》

44.棕榈槐花茶:鲜棕榈叶三十克,槐花十克。制成粗末煎水代茶饮。

功用:清肝凉血,适用于高血压头痛。

45.桑树根茶:桑树根九克,制成粗末煎水代茶饮。

功用:祛风通络,降压明目。适用于高血压。

46.唇香草茶:唇香草三至五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用:清凉降压,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

47.胡桐叶茶:胡桐叶十克,洗净切碎晒干,沸水泡代茶饮。

功用:清凉降压,适用于高血压。

48.茶叶一撮,生姜数片,红糖二十五克,加水煎服。运用于治风寒头痛。

49.茶叶和川芎各九克,水煎服,日服一剂。用于治顽固性偏头痛有疗效。

50.茶适量,熟附子二枚,川芎和生姜各五十克,将附子、生姜,川芎碾

末,每服五克,以茶水送下。适用于风寒头痛。

51.茶叶十克,辣椒五百克,胡椒、盐适量,共捣碎和匀后,放入瓶内封

口,静置半月即可供食用。本方能驱寒解表。用治伤风头痛,食欲不振。

52.茶叶五克,薄荷二克,以沸水冲泡,频眼。治风热外感。

53.绿茶零点五至一克,甘菊花九至十五克,蜂蜜二十五克。菊花加水六

百毫升,煮沸五分钟,后加入绿茶,蜂蜜即可。日服一剂,分三次,温服。

饮完,可再泡饮一遍,治风热头痛。

54.细芽茶九克。*芩六十克,川芎三十克,白蓝十五克,薄荷五克,荆

芥十二克,共研细末,每服六至九克,用茶水调下。本方用于风热上攻,头

目昏重等症。

55.茶三克,川芎十克,明天麻三克,置二百毫升酒中,煎至一百毫升,

去渣再用酒二百毫升,煎至一百毫升,睡前服。本方有祛风止痛之效。用于

神经血管性头痛。

56.绿茶叶十克,葱白茎三节,白芷十克,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服,治

外感风寒头痛。

57.细茶六克,核桃肉六克,葱白六克。共捣烂,加水一杯,煎至七分,

热服,盖棉被表汗。治风寒头痛。

58.绿茶叶六克,草决明二十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治高血压头痛。

59.茶叶、薄荷、白芷和荆芥各六克,川芎、羌活、防风各九克。细辛和

炙甘草各三克,水煎汤剂。日服一剂。亦可将上药研末,每日二次,每服九

克。治风寒头痛。60.绿茶一克,谷精草五至十五克,蜂蜜二十五克。前两味

加水三百五十毫升,煮沸五分钟,去渣,加入蜂蜜,分三次,饭后服,日服

一至二剂。可加开水冲泡服。用于偏头痛。

61.茶叶十五克,同二只青皮鸭蛋煮,去壳吃蛋饮茶,每日一次,连服三

至五次。治顽固性头痛。

62.雨前茶十二克,升麻十八克,生地十五克,*连三克,*芩三克,加

水煎,取汁顿服,治偏正头痛。

1.核桃仁五粒,白糖五十克,放在蒜罐或瓷碗中捣碎成泥,再放入锅中,

加*酒五十毫升,用小火煎十分钟,每日食用二次。用于有脑震荡病史的头

痛。

2.猪脑二只,生姜汁一杯,*酒一百毫升,同入罐中,隔水蒸熟,一顿

吃完。用于头痛时痛时止者。

3,*鱼鳔烧存性为米。用*酒送服,用于头风头痛。

4.鱼鳔五十克,葱白十根,*酒五十毫升。鱼鳔、葱白加水适量煮汤,

油、盐调味,冲入*酒食。用于气虚头痛。

5.胖头鱼(花链鱼)头一个,生姜片五十克,米酒二百毫升。鱼头切成

块,用水半碗,同放砂锅内煮熟,趁热吃完。用于治偏正头痛,时痛时止。

6.刀头根十五克,*酒五十至一百毫升,加水适量煎服。

7.甘菊花二千克,生地*一千克,当归五百克,枸杞五百克,加水煎汁,

过滤待用。再将大米三千克煮半熟沥干。和药汁混匀蒸熟,再拌适量酒曲,

装入瓦坛中,四周围棉花或稻草保温发酵,直发到味甜即成。食用时,每天

二次,每次三汤匙,用开水冲服。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头痛。

8.晚蚕砂一百八十克,米双酒适量。将晚蚕砂与米双酒调匀,炒热用布

包好,乘热熨患者头部,冷则重炒热再熨,每日一至二次,每次十五至二十

分钟,连续熨三至五日,用于热症头痛。

9.头痛时可用酒精或白酒棉球塞入耳道即可缓解。

10.荞麦子和蔓荆子等份研末,以烧酒调敷患部。用于偏头痛。

11.酒炒白芍三十克,炙甘草十五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二次分服。用

于偏头痛。

12.白酒六十至一百二十毫升,碱块九至十二克。先将白酒加热,再放入

碱块,用鼻闻酒的热气,经酒的熏腾,鼻内流出很多的水来。用于偏头痛。

13.干香菇五克,煮酒饮服。每日服。用于偏头痛。

14·川芎三十克,白酒五百毫升,泡七天后服,每次十至二十毫升,每

日二至三次。用于偏头风痛。

15·川芎和白芒各六克,加糯米酒六十毫升,隔水蒸,去药渣吃酒酿,

每日睡前服。用于头风头痛或偏头痛。

16·杭菊花六十克,枸杞子六十克,绍兴酒适量,泡十至二十天,去渣,

加蜂蜜适量,每日早晚各饮一小杯。用于头痛眩晕。

17·细辛三克,沙参三十克,蔓荆子十克,川芎三十克。加水一千毫升,

煎至七百毫升,再加酒三百毫升调匀备用。每日服细沙荆酒三十毫升,每日

三次,七日为一疗程。用于一般头痛。

18·向日葵籽和叶(秋日采集),用时煎服,或用酒浸出汁用之。每次

二至三克,日服三次。用于感冒头痛。

19.当归酒。处方:当归三十克,好酒一千毫升。

用法:将当归同酒煮,煎取六百毫升即成适量饮用。

功效与主治:补血和络,活血止痛。主治血虚夹瘀所致头痛,其痛如细

筋牵引或针刺,痛连眼角,午后尤甚,兼双目发涩,心悸怔忡,面色萎*,

眩晕等症,舌质淡可有瘀点。

20.大豆酒方。处方:大豆(炒)五百克。

用法:先以二千毫升瓶盛清酒一千五百毫升,乘豆热倒入酒中,密泥头

七日。分早晚各服十毫升。

功效:祛头风。

主治:头风疼痛。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

1.石膏荞麦醋方

组成:生石膏三十克,荞麦粉三十克,醋少许。

制用法:生石膏与荞麦粉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患部,药末干

后,再加醋调敷。一至二天为一疗程。

适应症:治疗神经性头痛。

2.莲子鱼蛋方

组成:莲子一百克,生鱼一条,鸡蛋三枚。

制用法:莲子、生鱼、鸡蛋三味加水煮熟,加盐调味,顿服。

适应症:治疗神经性头痛。

3.鲜香菜三十至六十克,鸡蛋一枚。

制用法:鲜香菜加清水二碗煎至一碗,去渣,打入鸡蛋一枚煮,调味服

食。治神经性头痛。

气功通过精、气、神的锻炼,对治疗神经性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1.元阴功

(1)站桩守窍正身直立,两脚与肩同宽,微成内八字;双目微闭,悬顶

直项,下颌微咬;沉肩松胯,两臂自然下垂,腋下不夹紧,双手相叠,男左

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右手在里左手在外,置于丹田(关元穴)处;全身放松,

并使百会穴、丹田穴、会阴穴三点垂直于一线上;舌抵上胯,自然呼吸;入

静,排除一切杂念,意守丹田。

(2)气贯丹田入静后,两手从腹前向左右两侧缓慢张开,掌心向前向上,

同时呼气;然后再从两侧向腹前慢慢合拢,仍归于丹田处(男左女右),同

时吸气,意识想象四周的自然之气随着两手的慢慢归拢而吸入腹内,贯充丹

田,从而使内气充足、鼓荡。均采用腹式呼吸。如此一呼一吸,气贯丹田,

做六十次。

(3)丹田开合两手掌背相对,从丹田处慢慢向左右两侧分开,作开门式,

同时呼气;然后转掌,掌心相对,慢慢合拢至丹田处,作关阖式,同时吸气。

如此一开一阖,做六十次。

(4)气运八卦两手相叠置于丹田处,做腹部按摩,手掌应不离丹田,动

作宜轻宜慢,重在以意引气,意想丹田真气随着手势在腹内成圆八卦运行不

息。先做顺时针按摩,气也成顺时针运行;后做逆时针按摩,气也成逆时针

运行,如次各做三十六次。呼吸仍为腹式呼吸,但可不必顾及呼吸与动作的

一致,使真气在腹内循环不已地运转即可。

(5)丹定少阴两手掌背相对,从丹田处慢慢分开绕腰腹循行一周至背脊

命门穴,同时吸气;然后合掌下行至尾骨处,再分掌沿大腿两侧下行,同时

呼气。吸气时,意识想象内气从丹田沿腰腹带脉运行一周至命门穴;然后意

开命门穴,同时开始呼气,意识想象内气从命门穴夹脊下行至会阴穴后分两

侧沿大腿过膝;过踝走至足下涌泉穴。如此做六次。随后两手自然下垂,置

于大腿两侧,意守涌泉,定丹于少阴。

(6)涌泉呼吸法意守“涌泉”片刻后,开始作涌泉呼吸法;即吸气时,

意想气由两足涌泉穴吸入,经足踝、小腿、膝、大腿内侧至会阴穴而入腹内

丹田;然后,在腹内稍作一停顿,随即意念命门穴(后丹田),同时开始呼

气,使气从命门穴沿夹脊下行至会阴穴后,分二条线经大腿、过膝、过小腿、

过足踝至涌泉穴呼出。如此周而复始,一呼一吸,做六十次。手势导引:吸

气时,两手中指指端与拇指指端相扣,握成空心拳,然后从大腿两侧慢慢向

前上提引气至两腋下(以不超过膻中穴水平为宜);呼气时,两手拳心向下,

沿腋下两侧下行至大腿两侧。如此以意引气,使真气循足少阴肾经周流不息。

最后意想气出涌泉后入地三尺;然后吸气,同时意想气由地下三尺上升入涌

泉后返于丹田归元,同时默想:“我要收功了”,如此做三次,即为收功。

2.卧功

仰卧硬板床上,枕垫高,但不要影响呼吸,目视足趾尖,调息后呼吸自

然,肌肉放松。开始动作:吸气时两足踵间次下蹬,足趾足掌随着吸气向上

翘,同时两手握拳,以中指尖顶住劳宫穴,腹部隆起。呼气时,收腹提肛,

两足趾向前向下叩,两拳也随着松开,此为一次。以八次为一遍,呼吸八次,

腹部起伏八次。呼吸八次,则停止手足活动,以两手覆按于丹田之上,休息

一分钟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如手握足蹬感到疲劳,则将两手覆于丹田之上

不动,听任小腹之起伏动作,而意念随之,不可松懈,意守丹田之内,体验

热气之回环。

3.耳功

用两手分别按摩两侧耳轮十八次,然后用两手鱼际处掩住耳道,手指放

在后脑部,用食指压中指并滑下轻弹后脑部二十四次,可听到咚咚响声。

4.辅助活动

(1)干梳头两手随吸气之势,由身侧上抬,手心向上,以小手指按于目

内眦睛明穴上,揉按少许,至吸气尽,呼气时五指舒张,指肚稍用力,循膀

胱经上行,由通天穴转向下,至胆经之风池穴,转手指向下,经肩井、渊腋、

京门、日月,下至环跳,意领气至四趾之窍阴穴,以及足下趾之至阴穴,如

此动作至少八次。

(2)揉按风池两手上举至脑后,以两手剑指分置于颈项肌肉隆起外缘的

凹中,随呼吸而揉按,吸气时向上向后,呼气向下向前,连续揉按至少八次,

可多至六十四次,应以阳白穴有热感为佳。亦可按相反方向揉按至阳白穴发

凉亦可。

(3)拿玉枕先将右手放在大椎穴上方,掌根和五指紧紧地抓住膀胱经之

天柱穴,全手逐渐用力,随吸气之势向脑后上提至吸气尽。呼气时,手慢慢

放松,呼出腹中之浊气,肚子塌下,连续动作,左右各八次,以脑海松适,

颈项活软为度。

(4)旋指捣耳以食指尖轻轻插至两外耳道口,同时相向内旋,再突然放

松,共十八至三十六次。

5.注意事项

(1)保持精神愉快,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增加营养。避免用脑过度。

(3)练功时应注意运动量,以舒适为度,不宜过量。

附病例选介苗××,十七岁。因头痛,曾经药物治疗,疗效不明显,后来学习《气功》杂志介绍的耳功,练二十多天后,

头痛大大减轻,从未发生剧烈头痛。

即使用脑或某些刺激引起轻微头痛,随时练功,即可消除。(据《气功》杂志一九八四年第四期)

宜择静夜练功,先仰卧,闭目养神,屏绝杂念妄想,长呼浊气二至三次。

起坐,前后拗腰并左右转腰,意念集中脐下,观想自身分出一个形貌若已的“小人”一—影人,长约三至四寸,

再想象该影人分化为无数个小“影人”,连续不断地从自身头顶涌出,穿屋直上,布满天空。

此时,想象自身体内一片光明。然后观想影人进入自身脐下,其布满天空的无数化身亦相继回归脐下,此时可感到浑身战动。

再安息一会而功毕。

头痛的病因很多,这里介绍的自我按摩治疗方法,仅能使感冒、中暑、神经性或睡眠不足等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得到缓解。

1.按穴位:选风池、风府、天柱、太阳。采取坐位,将两拇指放在风池穴处,其余四指固定在后头部,用力按压或揉按一至二分钟;

然后两拇指指腹按在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固定在头两侧,按揉二至二分钟;右手拇指放于右侧天柱穴上,食指放于左侧天柱穴上,

先按压,再向风府穴处提拿,节律要慢而均匀,一般二至三分钟为宜。在自我按摩时,对于背部自己按不到的一些腧穴和经脉,

可让家人辅助按摩。

如果头痛偏于风寒,用滚法在项背按摩三分钟,配合按肺俞,风门,再拿两侧肩井,然后直擦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如果是风热头痛,

用揉法按摩大椎、肺俞、风门等穴二分钟,再拿两侧肩井,接两侧曲池,合谷,以酸胀为度。

如果是暑湿头痛,按大椎、丰隆、曲池,配合拿肩井,按合谷,提捏印堂及项部皮肤,以皮肤透热为度。

如果是肝阳头痛,推攒竹、阳白,自上而下,每侧各二十次,两侧交替进行;按揉两侧太冲、行间,以酸胀为度,

再擦两侧涌泉,以透热为度。

如果是血虚头痛,用摩法治疗五分钟,以中院、气海、关元为重点,揉心俞、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以微微酸胀为度。

如果是肾虚头痛,横擦背部都脉,横按腰部肾俞、命门及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如果是瘀血头痛,用揉、按太阳、攒竹、头维及前额、头侧经脉循行部位,然后擦前额及两侧太阳穴部位,以透热为度。

2.切压甲根,头痛发生于前额部,切压双侧甲根穴的“食根”穴;头痛发生在头的一侧或两侧,切压患侧甲根穴的“环根”穴;

头痛发生在头顶部或后头部则切压双侧甲根穴的“小根”穴。以上每穴每次切压三至五分钟。

3.叩头项:将右手中指弯曲呈九十度,用力叩头顶百会穴、四神聪(百会前后左右各一寸,共四穴),每穴叩十至十五次,

然后沿都脉向前叩至前发际,向后沿督脉叩至后发际各五至十遍。

4.抹前额:将两食指屈曲用挠侧面分抹前额,从两眉中间的印堂穴处分别向发际分抹三至五遍,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印堂穴处的皮肤一揪一拧十

至二十次;最后用拇指掐按合谷穴和列缺穴各半分钟。

在自我按摩的同时可配合一些药物来镇静止痛。西药用去疼片一片,每日三次;或颅痛定一片,每日三次;或利眠宁一片,每日三次。

中药用芎菊上清丸袋。(六克),每日二次,可清热、散风、止痛;或牛*上清丸一丸,每日二至三次,有疏风止痛的作用。

对于顽固性头痛的病人,可选用全蝎、地龙、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服三克,每日服三次,二周为一疗程。

如果属于肝阳亢逆性的头痛,可取菊花十克,决明子十克,用开水冲泡代茶,经常饮用。

●注意事项

头痛是一种常见病症,引起的原因很多,因此要明辨虚实,分清是外感头痛还是内伤头痛。

平时生活应有规律,起居有定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抵御外邪侵袭。情绪舒畅,避免精神刺激,适当调剂休息时间。

头痛剧烈时,要卧床休息,环境要清静,光线不要过强。

头痛患者,应禁烟酒,肝阳上亢的头痛病人,应禁止食用公鸡肉、猪头肉、螃蟹、虾,以免动风而使病情加重;痰浊所致头痛,

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食物,勿进肥甘厚味油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痰,从而加重病情。

忌感冒时过度用脑,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洗热水脚。这样有助于头痛的缓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疗头痛三百六十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