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第9趟旅程
写下这篇文的时候,我还处于生病的状态。
但因为在床上躺得太久了,不敢睡太久,一久睡就脑袋昏沉,精神更恍惚。于是,来聊聊这两天生病的经历。
一。
我是周六下午3点左右就开始产生腹痛感的。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当时我正好在忙部门的招新工作。
当时只以为是短暂的、突发的肚子不舒服,咬咬牙撑过去,问题应该不大。
加上也找不到可以顶替的人手,于是我就忍着一阵跟着一阵的腹痛,完成了当晚的部门工作。
有些不凑巧的是,周六中午我正好争取到一份家教的机会,已经商量好了周日下午过去辅导。
本想和对方商量,看看能不能请假。但因为是第一次过去试讲,如果直接请假,可能会在家长那边大打折扣。
于是周日一大早又爬起来备课,备完才又睡了一阵,下午又起身,去到很远的地方,坚持完第一次家教的工作。
大概是意识里撑着股劲头,完成部门和家教的工作后,周日晚上我才像罢了工的机器,彻底死机,不再一股劲地运转,阵痛不断,无法多走动、需要躺着、弯腰时会特别酸痛……
于是,周六下午的0.75倍速,开始调置到0.5倍速一般,日常的所有维系,都如同上了年纪的老人,只能颤颤巍巍,一点一点行进。
医院
二。
周六晚搞完部门工作,我也有去药店买了药,但吃完不见效。
只能等到今天,校医室开诊的时候,我缓缓悠悠地走去了校医室看病。
看病之前,我也试图给自己“诊断病症”。
想到自己上一周因为天气太热,吃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有冰淇淋啊、有小零食啊、有水果啊,但也已来不及”悔不当初“。
腹间的疼痛感不定时袭来,有时会觉得自己像是静止了一样,要等着这一股痛感过去。
脑海里认真想了生病这件事情,它有让人多难受,可以怎么描述出来,试图以此来转移我对痛感的注意力,后来发现,不如看看手机,刷刷朋友圈来得更有效。
当然,也有蹦出自以为不错的总结字句:
想到往常写东西,会习惯用上“难过、脆弱、无助”等一类词语来形容情绪上的低潮期。
但只有生病时,身体状态无法支撑有序、正常、稳定的生活时,才真正到了”脆弱“一类词无需修饰的、却无限接近实实在在的痛感程度吧。
第一次拿到这么多单子,都是花钱的痕迹
三。
原以为去校医室看完,能得出我料想到的“急性肠胃炎”亦或是和肠胃相关的诊断,医院看看。
于是,我开始思索着,可以找身边哪些朋友,要关系亲近的,正好有空的,还得对方也愿意的。
医院的时候,心里又暗暗想:还是要好好锻炼身体,不然,像网上感慨的那样,独自生活,只身一人去看病,真是又难受又辛苦的体验。
找医院之后,我们开始像无头苍蝇一样,先是医院兜转了一小会儿。
后来我们意识到,这家更医院,并不在学校医保可以报销的范畴内,医院。
进入到宽大的、敞亮的、能看医院底楼,我和朋友都觉得:医院看起来更正规一些。尽管我们还是很迷茫。
该去哪里挂号?我忘了带身份证怎么办?我这种情况又应该报哪个就医科?这些问题只能遇到医护人员后,一一询问着。也还好,都一一解决了。
因为挂的科室名称看起来特别厉害,出现了“国际”这两个字眼,我和朋友多少有了一些底气。
直到,医生听完我的描述,我无法从她脸上得到对于诊断结果的肯定,我开始有些慌了。
医生让我再去做几个检查。
我们要赶去另一栋楼,因为给我看病的医生差不多要下班了,得尽快做完检查,医生拿到结果后才可以尽快诊断。
朋友让我别急,她看出了我行走的艰难和吃力,但我只想尽快做完检查。
哪怕,结果有可能是出乎意料的,糟糕的,我也不想要在犹疑的猜想里惶惶不安。
赶往另一栋楼检查的其间,还去一个科室待了一小会儿,其间正好经历这样一幕:前脚医生推着车子朝我们走来,里面躺着个新生儿。
过了不久,身后又来了一辆车,躺着的人看上去状态不好,推车走的医生还会催着我们:麻烦,请让一让。
医院这样的地方,还是要离得远远的。
装药的袋子,祝我早日康复/点了粥的外卖,有些可爱
四。
后来拿着检查的单子重新来到就诊室,医生看完后说出口的“还好,还正常”倒是让我松了口气。
后面就开了药,叮嘱我接下来要怎么做。
回校的路上,坐在滴滴里,突然间想念起家那边的小吃,一定要有独家辣椒注入灵魂的肠粉、大清早去吃上的一碗热腾腾的肉汤,那一刻,我无比想念家乡。
如果说,每一次生病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要生病,那像类似这样的突发性生病,也只能来的时候,及时就医、遵从医嘱、多多休息。
今天吃了药,大概也有心理暗示的作用,是有好一些。
肯定会好的,祝福我吧。
再见!
末:
写完之后,我去洗了个澡。
感觉走路的步伐稳健了许多,虽然还是会有疼痛感,但明显力气恢复了不少!
全文完。林二波你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