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3月
东风解冻,春暖花开
正是外出踏青、赏春的好时节
同时因为雨水增长
也成了病毒、病菌滋生的“温床”
广东疾控温馨提醒大家
需重点预防新冠肺炎、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等
急性传染病
并警惕毒蘑菇中毒
年6月1日至9日
医院急诊科
就成功救治了4例毒蘑菇中毒患者
年6月1日至9日,4例患者均因误食毒蘑菇后陆续入住医院急诊病区,其中3名男性,1名女性,年龄均在30至45岁之间,均有明确食用野外采摘的蘑菇史。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食用自采蘑菇后约3小时发病,均出现急性肠胃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其中3例患者有少尿、无尿、头晕、头痛等情况。相关检查后,患者有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肝肾功能受损等临床表现。入院诊断为急性毒蘑菇中毒及急性肾损伤。
患者入院后,急诊科医师给患者进行了心电监护、清除毒物、促进毒物排泄、护肝、护肾、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并请相关科室会诊讨论,联合血液净化中心予血液灌流、血液滤过等清除血液毒素治疗,经过急诊病区医护团队积极治疗、精心护理,4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监测指标正常,并全部痊愈出院。
毒蘑菇真可怕
毒蘑菇中毒
春季正是菌类生长的季节,而在野生蘑菇中,有毒蘑菇远远多于无毒蘑菇。很多毒蘑菇和食用菇外形相似,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很容易误食引起中毒。
致命鹅膏,俗名“白毒伞”,该种年3月初次在广州被科学界认识是因为这个“剧毒杀手”导致9名误食者全部中毒死亡,为了警示后人,我国真菌届大咖——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杨祝良教授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李泰辉教授共同将该种定名为“致命鹅膏”。
由于该种蘑菇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自从被发现以来,在我国至少制造了30余起惨案,导致余人中毒,其中超过60人死亡,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蘑界”头号毒王!
目前研究发现,致命鹅膏分布于我国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我省各地。
在我省,致命鹅膏生长的时间为每年2月下旬至5月中旬,发生在“回南天”后,并伴随“回南天”到来的时间差异有所变化。
致命鹅膏生长在阔叶树林地上,周身雪白,偶尔菌盖表面中央部位为浅*褐色。最大的特征就是“头上带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
提醒: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蘑菇!如误食毒蘑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出现烦躁、盗汗、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要马上进行催吐,初步催吐后,医院进行治疗。
......以下是常见的毒蘑菇......
......大家一定要记得擦亮眼睛......
......总而言之......
对于那些来历不明的蘑菇
......不摘!不买!不吃!......
赶紧转发告诉更多的人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