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HeCreativeWriting
*河文创
与您同行
(总第期)
一大早,贾鸣又买了满满一大篮菜,提着都有些费劲,趔趄着身子,边走边和别人打招呼。都知道她是中心小学的老师,全家四世同堂,人本来也不少,还经常为学生开免费的小饭桌,有时候还留宿,难怪开支大。
好在家就在学校里,放下菜,吃了饭就去教室,一一检查学生交作业的情况。迅速低头的一定心虚。果然,那个经常不交作业的小男生不对劲儿,下巴抵在胸口上了。贾老师走过去,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又没完成作业吧?”
呵呵!还不止一个呢,还有一个与他同姓的小家伙,老师一抓一个准。
贾老师身材高挑,温柔漂亮,笑起来,两只眼睛像细长的豌豆荚,嘴角还有浅浅的酒窝,此时却板起面孔,一副狠巴巴的模样,说话像放机关枪:“我是三好老师,眼睛好看得见,耳朵好听得见,记性好记得住!昨天我就说了,今天不交作业的,把昨天的作业写好了才能回家!”
那两个孩子着急了:当天的作业都完成不了,头一天的怎能补上?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贾老师给他们送来两碗饭,上面高高堆着菜,比家里的饭菜好吃多了。
两人正吃得狼吞虎咽,老师检查作业又发脾气了,把桌子拍得砰砰响:“想胡弄老师是不是啊?一边写着一边漏,偷工减料,别想蒙混过关!”
完了完了,贾老师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呀。两人一声不响,赶紧把饭吃完又要重做,可是理亏,泪水在眼眶边打滚都不敢掉下来。
下午,学校上学了又放学了,作业还没有做完,要逃脱老师的“魔爪”可不容易!放学之后,她虎着脸等在教室门口呢,两个孩子只好乖乖地跟她往家里走。
贾鸣一进家门,公公婆婆老太太都笑了:“抓了两个小俘虏来,我家又要管饭了。”
可不是嘛,这样的事司空见惯了,贾老师笑笑也不说话,做饭多加了米,怕两个孩子在一起打闹,让他们一个趴桌子上,另一个趴在窗台上写作业。
家里也不安稳,因为还有个男孩子,那是贾老师的儿子,也是个人来疯,趁母亲去干家务,又跟他们玩成一团。
把作业完成不早了,就叫他们一起吃晚饭。丈夫下班回来,看见方桌子已经快坐满了,两个学生只顾着拣好菜吃,全忘了他们在做客。
儿子在外面工作,好不容易回来吃晚饭,好菜已经剩的不多了,婆婆很不高兴,咕噜着问媳妇,他们父母也不找自己孩子吗?
贾老师告诉家人:一个孩子父母在外面打工,家里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了他们。另外一个孩子母亲是弱智,自顾不暇,现在正好是收油菜的大忙季节,家长哪里有时间管孩子?所以成绩很差,天不早了,干脆就留他们过夜吧。吃过晚饭洗洗澡,让儿子和自己睡,两个学生就睡儿子的房间。
老师还没闲着,一个孩子书包带子断了,帮他接起来;另一个孩子衣服破了,帮他缝几针。
两个孩子看在眼里,一个说:“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另一个说:“你妈虽然头脑不好,还在跟前,我妈妈在外面打工,一年也见不到几天……”
听他们嘀嘀咕咕,贾老师走到隔壁,让他们早点睡觉,还把房门关起来。
贾老师丈夫见怪不怪,从什么时候留孩子在家吃饭睡觉的?时间太长,人数太多,他也记不清楚了:家长外出的,下雨下雪路不好走的,需要补课的,天黑早,路太远,赶不回去的……家里就是托管站与免费小饭桌。
幸亏不是计划经济的年代,多几个孩子吃饭也供养得起。做丈夫的只心疼妻子:上有老下有小,就是当校领导也要代课,经常还是毕业班的课,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团团转,还要额外照顾那些孩子,到底图什么呢?
妻子总是淡淡一笑,说真不是为了什么,只是想学生好。的确,提干,加薪,当劳模什么的,都不是她的追求。
贾鸣是只是出于对工作认真负责,只想让孩子们身体健康学习好,学好知识文化有前途。
她自己就是例子:父母与外公都是老师,教书育人的言传身教在心中树立了榜样。她忘不了自己下放的经历,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没书读了,靠着优秀的成绩,完全可以当老师的,可是,她带头响应*的号召,坚定不移地要到生产的第一线。
参加劳动才知道,农民有多苦,农活有多累。那时,娇小的贾鸣从没经受过这样艰苦的生活,多少次累得哭。最后还是考上老师,是为了摆脱自己沉重的劳动,也是为了教育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
一切为了孩子,所以,贾老师既和蔼可亲也十分严格,得到了家庭的理解与支持,只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一次留学生在家里住出了岔子。
半夜,贾鸣不放心,悄悄从床上爬起来,去看看两个学生是不是蹬被子了?推开房门一看,屋里没人呀,上厕所了吗?赶紧找去,厕所没有,大厅没有,房前屋后也没有。贾老师跟着就往教室里跑。教学楼黑灯瞎火的,她喊着叫着也没有人应声。
她心凉了半截,急得无可奈何,跑到学校领导家喊开了门,颤抖声音说:“不好了,不好了,孩子不见了!”
还以为贾老师儿子不见了呢,领导要她把家里的人都喊起来找去。
“不是我家儿子不见了,是晚上留两个学生在家里睡觉,半夜发现失踪了。”
两个学生不见了,这可不是小事。学校领导也急了,急忙开门出来,一个劲地抱怨她:“又把学生带到家里去住了?早就跟你说过,你家又不是开旅馆的,干嘛留他们又是吃又是住的?这不,麻烦来了吧?管吃管住还不落好,说不定跑回家去了呢……”
学校领导没完没了批评她,贾鸣急得直跺脚:“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你赶紧陪我去找一找啊——”
幸亏贾老师以前做过家访,知道学生的家庭地址。深更半夜,一团漆黑,两人高一脚低一脚找到学生家长。问那个弱智的母亲他儿子是不是在家里?女人什么话也不说,默默转身回去了。
另一个学生的爷爷奶奶听到孩子掉了,跟着怪老师多事,埋怨话说了一大堆。从午夜找到黎明,领导说,自己还有孩子要照顾,生气地走了。贾鸣只有自己跑出去。
田野茫茫,一片寂静,渐渐显示出晨曦,她的心里却有浓雾弥漫,跑出一身大汗。突然一个机灵:晚上有点闷热,莫非跑出去游泳了?!天啦,如果下河去了,这么长的时间不见踪影,那还有个好吗?
想到这里,她全身发软,心急如焚,却又打起精神,拼命向河边跑去,一边跑一边喊着两个孩子的名字。喊着喊着,跑着跑着,突然脚下一滑,摔倒在河边。
“哎呀——”她情不自禁叫起来,这才听到有微弱的传来:“贾老师?”
是其中一个孩子的声音,喜从天降!她心头一阵宽松,仿佛大石头落地一样,赶紧爬起来跑过去,连声叫着他们的名字,问:“你们在干什?”
河边上,两个孩子支支吾吾地说:“我们,我们我们抓海虾……”
“不对不对,你们出来好长时间了,天黑根本看不见抓虾子的。”贾老师收住脚步,气急败坏地看着两个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巴掌早就甩上去了,这时候只有忍住气,只问他们,“你们两个鬼东西,怎么也不打个招呼,深更半夜就从我家里跑走了……”
“我们,睡不着……就去抓,抓小鸟,想掏鸟蛋……”
一个解释着他们的去向,另一个赶紧举起手中的塑料袋:“天快亮了,看得见了,我们就来捉海虾,老师你看,我们抓这么多了——”
透明的塑料袋中,七八只大海虾在里面张牙舞爪。贾老师却像百爪挠心:抓鸟从树上摔下来怎么办?抓海虾掉到河里怎么办?多危险的事儿啊!她一阵后怕,夺过塑料袋,扯起来一甩,“咚”的一声,溅起一阵水花。
两个孩子十分惋惜:“老师,甩了好可惜,烧了好好吃的,我们再多抓一会儿,就够你们家吃一餐了……”
原来,他们半夜跑出来不是为了玩,在老师家里吃了住了,他们想要报答啊。摸不到小鸟就来抓龙虾,贾鸣一直忍住没有掉泪,此时泪盈于睫,却把感动埋藏于心底,拉长了脸,一手扯一个:“老鬼才吃你们抓的龙虾!给我吃了早饭乖乖上学去!”
把他们送到各自的家里,家长虽然不再责怪了,但是也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只是把两个小家伙骂了一顿,让贾老师心里很不好受。
校领导又是一阵责怪,她心悸了好些日子,暗暗下了决心,以后再也不把孩子带回家了。
但是,贾鸣是刀子嘴豆腐心,那颗心软软的,温温的,随时都牵挂着孩子们。就是提拔她当教导主任及后来当副校长,她依然拒绝说离不开孩子,就想教书。结果搞行*工作也没有脱离一线教师队伍。
城里的孩子还有机会找人补课,乡下的孩子没人管,有时候还要干农活,连作业也没时间做。
后来,学校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各种各样活动,每天有老师和志愿者进行管理,但是,那些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情感格外孤独。一个姓陶的同学父母在外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与爷爷奶奶也无话可说,只有和小伙伴玩的时候才忘记了烦恼,那一玩起来就到晚上八九点钟,没完成作业又要睡觉了,不做作业就成了家常便饭,所有教他课的老师都很头疼。
贾鸣就成了他的监护人,不仅教他,做他的思想教育工作,而且每天陪伴,叫他把作业完成之后再放他回去,如果时间迟了,又留他吃饭,然后再把他送回家。从三年级到五年级,付出了贾老师多少心血啊。
除了留住与吃喝送温暖,贾鸣还经常为一些生活困苦的留守儿童送去物质援助:“情暖桑梓”助学金,她资助10名学生,每人元;春蕾计划资助5名,每人元;瑞峰慈善基金总会救助5名,每人元……累计下来也成千上万了,而她自己买一件衣服要斟酌半天。
一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她再忙也不觉得累了。有几年放学回家,她总要习惯性地看看在那灯下做作业的孩子。知道这孩子家在农村,很远,父母务农也没时间陪读,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小屋子,让他到附近的中学食堂买饭吃。晚上一个人住,家长放心,老师却不放心。因为经常发现他忙着做作业,错过了吃饭的时间,就把他带回家里吃饭,然后,再让他回去睡觉。
有天晚上在外面散步,看见这孩子在大街路灯下看书,是因为用电超支了,她又动了慈悲心肠,让孩子住到自己家里,多一个不花钱的房客,老师又多了几分负担。
一天,贾老师上课的时候,见孩子们在底下认真记笔记,本来很欣慰,突然发现那个学生的手发黑。紧走几步,到他跟前,抓起他的手一看,是烟熏火潦的模样,还有水泡和伤痕。听老师问起来,那孩子才腼腆地说:“昨天晚上外面停电,点蜡烛看书,打瞌睡了,书倒下去,烧起来,两只手去打才打灭了……”
真危险呀!要失火可不得了。听到房东的埋怨,又让他住到自己家里去。好在那孩子争气,学习更加刻苦,不仅考上重点大学,还到国外去读书了呢!
(右三。穿蓝衣服是贾鸣)
为了别人的孩子,她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也是在学生住到家里的时候,才把儿子带在自己床上睡觉。半夜,突然发现一个怪现象,儿子一条腿热一条腿凉。一问才知道,儿子在外面被自行车撞倒了,腿疼多日,也不敢对母亲说起。
家中老人责怪:“别人家是严父慈母,你这个当妈妈的对孩子凶得很,对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关心?”
贾鸣这才连忙带儿子去看病,竟然患上滑膜炎,抽出来几大针管子积水,儿子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好多天才好。以至于天资聪颖的儿子也没有考个好大学,至今还有些抱怨:“如果我的母亲不当老师,可能我的成绩会更好些吧,她把爱都给了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学生了。”
渐渐的,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有多少学生在她家吃过饭?有多少孩子在她家睡过觉?她已经数不过来了。家中人多事多:有耄耋之年的老太太,父亲的继父出了车祸腿脚不便,连亲生儿子媳妇都不愿意赡养,贾鸣也收留下来。家中连姑老太都是夫妻送终的。
丈夫搞信贷工作,经常在乡下跑,大部分家务都落在妻子身上,他有病也扛着。
一段时间,他一到下午就发烧,拉肚子。医院开药、吊水也不见好,只医院去,一检查居然是伤寒症,在医院里住了十多天,当妻子的居然一次也没有去探望过,他一想起来就耿耿于怀。
贾鸣何曾不想去看看呢?尽管隔着长江天堑,但有车有船,一天也能赶个来回,可她实在没有时间啊。一想到请假就头疼:教学怎么办?学生管理怎么办?上有老下有小,老弱病残全聚集在她一家了,连自己生病的时候都没时间休息。
有一年,她得了急性肠胃炎,来势凶猛,上吐下泻,到第二天人都站不起来了,医院治疗。
那个时候她正带毕业班,把医生开的请假休息证明偷偷收起来,第二天又拖着全身发软的身子走进课堂。见站在讲台上满头大汗的老师难以支撑,过去最调皮的孩子也懂事了,拖了一把椅子到讲台上:“老师,您坐吧!”
“老师,您该休息了!”许多同学都喊起来。
那个时候,所有的辛劳,所有的付出,都在孩子们敬爱的眼神中得到最大的回报,她流着眼泪的微笑,像天使一样美丽动人!
一直工作到退休,教过的学生累计起来也有成千人了,年轻时教过的学生叫她大姐姐,工作之后还赞助学校的留守儿童;中年时候教过的学生叫她妈妈,有人至今还留着她赠送的礼品。而今她已经是奶奶级别,不计较是不是有学生还记得她?但当地的民众忘不了这个好心肠的园丁。
年的上半年,贾鸣老师被光荣地评为原巢湖市“爱心妈妈”,年,又被评选为中国好人。
作者简介:
李幼谦,作家,发表过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著书18本。
投稿须知
请自附题图、插图、封面、宣传语。
请用word,标明体裁、作者简介、联系方式。
赞赏金在刊文一月后全额发给作者。忌一稿多投。
邮箱:huanghewen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