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日前,陕西西安一幼儿园百余名儿童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孩子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医院诊断结果显示为沙门氏菌感染。6月23日,当地疾控中心也表示,初步判定病因为沙门氏菌感染,具体感染源还在调查中。
正值盛夏,沙门氏菌感染造成的食物中毒也有可能隐藏在家里的冰箱里。
如何识别中毒症状?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
引发国内70%-80%的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
据WHO年统计,每年约有1.8亿人患上沙门氏菌相关性腹泻,并有29.8万人死亡。
在我国,70%-80%的食物中毒都是由它引起的。
所有人都是沙门氏菌易感人群,但孕妇、新生儿、老年人和免疫力较差的人群还可能会同时感染菌血症或脑膜炎等。
高危感染人群:
孕妇、新生儿、老年人和免疫力较差的人
一般潜伏期是12个小时到36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之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比较严重者还可能引起痉挛脱水和休克。
可怕的是,沙门氏菌感染后还可能没有症状,这种患者称为无症状带菌者。
临床上沙门氏菌多引起人的伤寒、肠热症、急性肠胃炎、败血症等疾病。
夏天是沙门氏菌高发期,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警惕:
高烧体温高达39-40度,伴随呕吐;
便血或脓血便;
腹泻超过3天或腹泻严重(一日腹泻次数接近或超过十次)
出现少尿、眩晕及较为明显的精神萎靡,四肢无力等。
*12月龄的小婴儿易感染,如有以上症状发生,必须快速就诊。
远离:
2类食物,容易沾染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污染源头有两个:食物原材料污染、没有煮熟的肉类。
通过近几年国家疾病监测发现,沙门氏菌容易污染的食品大致分为两类:
1.肉类
尤其是酱肉类,白切鸡等
2.冷食类的食品
如蛋糕、三明治等
糕点长时间放置;
肉类生熟不分。容易导致沙门氏菌感染
确诊感染沙门氏菌,一般治疗方法有两种:1、对症治疗
·轻度脱水→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或口服补液盐。
·严重脱水→静脉补液,并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持续高烧→需要口服退烧药。
2、抗菌治疗
对于新生儿、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严重者等人群,则需立即就医,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此外,我们还要做好护理。最好卧床休息至热退后1周,才能逐渐增加活动量,预防肠道并发症。
养病期间以流质食物为主,多喝水,防止身体水分大量流失。
少吃如韭菜、豆浆、牛奶、可乐、豆类、淀粉类等难以消化吸收、产生胀气的食物。
虽然沙门氏菌已经被科学家攻克,痊愈后也不会有后遗症,但我们还是要做好预防,小心病从口入。
预防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预防沙门氏菌感染中曾出过一个食品安全5大要点的科普动画,既生动活泼还寓教于乐,基层儿科医生应多向你的患儿、宝妈以及幼儿院的老师传播宣传:
1.保持清洁:饭前便后、接触食物前都要记得洗手,接触宠物、农场动物、生鸡蛋后也要仔细洗净双手。
2.生熟食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的砧板要分开以避免交叉污染,处理蔬菜和肉类的砧板要分开,比如用正面切菜,反面切肉。
3.彻底做熟食物:沙门氏菌的最大特点是耐寒不耐热,因此即使你把食物放冰箱,它依然能活得自在,但如果加热至50~60℃、10多分钟就可以把它杀死,煮沸的话可立即将它杀灭。
因此一定要保证食物彻底做熟再吃,尤其是肉、蛋类食物,比如半生不熟的鸡蛋、7分熟的牛排,还是免让孩子吃了吧!
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暂时不吃的食物用保鲜膜包好放到冰箱冷藏,等再次吃时务必充分加热。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避免饮用未消毒奶或使用由未消毒奶制成的产品,仅饮用经巴氏消毒或煮沸的牛奶。如果外出旅游时不确定饮用水是否安全,可以买瓶装矿泉水。
来源:基层医界、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