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经历过最漫长的一夜。”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封控区医疗保障人员臧莉说。
年5月25日凌晨一点,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救治专项组里灯光依然明晃晃地亮着。这时一个求救“有两个急性肠胃炎的患者,不知哪里能接收?”
医疗保障人员姜婷最先反应过来,她抓过电话,开始记录:“两名病人是一家,急救人员初步判断肠胃炎,一人情况较重。”
与此同时,臧莉马上开始联络各方:“首先医院,但获悉隔离诊室正在消毒,预计还要一两个小时。但病人状况紧急,等不得。”臧莉马上又拨打了第二个电话。
第二个电话同医院的,但又遇到院内大抢救,希望也落了空。
医院都不行,姜婷与臧莉一刻不停,马上打给了稍远的4家医院,但他们或者没有肠道门诊,或者同样在封控小区周边,已经没有额外的隔离诊室。
此时已近凌晨两点,姜婷与臧莉医院沟通,不停向焦灼的家属和居委会反馈,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在打出第32个电话后,终于,医院传来好消息:可以接收。
封控小区的“定心丸”
得知两位居民顺利入院,臧莉和姜婷松了一口气,刚刚在桌上趴着休息了一下,突然铃声又响彻诊室:“医疗组吗?我们有个心梗的病人要入院……”
此时距离5月22日海淀区花园路街道有色金属研究院新小区出现阳性确诊病例实行区域管控,刚刚过去48小时。
从封控开始,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以中心主任为组长,中心副主任牵头的9人“封控区医疗救治专项组”,24小时响应封控区居民的医疗需求。
“您这种情况,可以先在手机上申请电子医保卡,请您家里人代开药”“您着急,我也着急,三院那边还着急”“他们正在对先关科室进行消杀,消杀结束就把您接进去了,救护车上有大夫有仪器,您再稍等一下”……在救治专项组案头,各渠道汇总的各种居民就医需求已列满三四张A4纸。
联络、识别、沟通、回复,从社区采集上来的医疗需求在这里汇总成长长的表格,长长的表格又落实为一个又一个电话,医疗救治专项组成了封控小区的“定心丸”。
一夜紧张的协调保障,天亮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马不停蹄,带着棉签、试管、信息登记表等一系列用品赶往封控小区,迅速、准确、高效地完成入户采样工作。
在入户采样中,以户为单位,进行网格化管理,每个单元楼建立一个